金牛区天气 金牛镇天气( 四 )


日雨量≥25毫米日数,年平均9.4天,出现在4~10月,其中7、8两月最多,共6.1天,占2012年的65% 。
日雨量≥50毫米日数,年平均2.9天,出现在4~9月,其中7、8两月最多,占2012年的77% 。
日雨量≥lOO毫米日数,年平均0.4天,集中出现在7、8两月 。夜晚降水量为白天降水量的两倍以上 。
夜、昼降水比值,春、秋季大于冬、夏季 。据1954~1985年的记载,年平均夜雨日数为127.7天,昼雨日数94.1天;除12月、1月外,各月夜雨日数多于昼雨日数 。
降水强度,夏季最大,最大一日降水量为201.3毫米(1981年7月13日) 。12月~次年2月,一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一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67.5毫米(1954年5月22日),多发生在4~9月夜间 。十分钟最大降水量为24.1毫米(1961年7月24日),夏季多出现在白天,其余季节多发生在夜间 。
最长连续降水和无降水的日数,据1951~1985年的记载,连续降水日数最长值为19天 。冬季连续降水日数较少 。夏季7、8两月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易发生洪涝 。2012年连续无降水日数:12月3~5天,1月3~9天,2月3~8天,6~9月,11~12天 。
空气湿度:常年各月相对湿度为77%~86%,其中秋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最小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东郊较西郊小1%~3% 。
霜期:据1951~1985年各月平均霜日数和初、终霜日期记载,年霜日数平均为20.5天,最多年为41天,最少年为10天 。霜日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4月,其中1月份最多,平均为9.6天 。初霜期一般在12月,最早开始在11月上旬,最迟开始在12月下旬,最早终于1月底,最迟终于3月底 。霜期最长年为128天,最短年为51天,无霜期年平均为279天 。霜日少,霜期短,无霜期长,冬季不冷,是该区冬季气候的特点 。
6.自然资源
金牛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该区地质构造简单,地貌类型不多,只有平坝和浅丘,以平坝为主,田多土少 。1982年12月金牛区人均土地仅1.12亩,相当于中国人均土地的十二分之一、全省人均土地的八分之一 。土地利用率高,无非垦殖地,城市建设占地较多 。总面积的资源中,土地资源大体构成是:农耕地 毛地378828.7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2.37%;净耕地347381.61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7.19% 。农耕地中水田占81.92%,旱地(包括近郊区蔬菜地)占18.08% 。
林园地 村民房前屋后林园地总面积计41333.4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81% 。
水域 共计31639.2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21% 。其中河渠(农渠以上)面积19396.96亩,塘堰面积12204.98亩,水工面积37.32亩 。城乡居民点用地 共计32683.9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38%,其中社员宅基地面积26153.90亩,城镇建设用地面积6530亩 。
工矿用地 共计96621.3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91% 。其中工矿用地81339.66亩,社队企业用地15281.67亩 。
道路用地 金牛区公路、铁路密布,用地面积为20549.2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38% 。
特殊用地 共计5693.7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94% 。
1985年末,金牛区有耕地293549亩 。1986~1990年“七五”期间,共减少耕地10821亩,占原耕地面积的3.69% 。1990年末,金牛区耕地面积282728亩,农村人均0.63亩 。
另外,金牛区栽培饲养生物共1100多种 。
7.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120.24万人 。户籍人口740829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100 。在民政局登记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5.3万人,纯老年人家庭人口数4.89万人 。全年出生5504人,其中男孩2838人,女孩2666人 。死亡人口总数为3757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8‰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100,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34%,一孩率为90.31%,综合避孕节育率为88.9% 。婴儿死亡率0.4%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