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热水瓶 明永乐青花热水瓶( 二 )


年代特点判断法:每个古董它都会有他的年代 , 那每个年代都会有特定的一些特点 , 这是鉴定古董的最基本的 。就比如前一阵最热议的永乐青花的“热水瓶”事件 。该藏友的证据 , 是青花热水瓶底的文字:“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 。”他觉得如果这是真品的话 , 市场价值应该至少在一百万元以上 。但青花热水瓶把现场的专家和观众都逗乐了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的特点在那 , 这个年代是没有这个东西的 。
科学仪器鉴定法:科学仪器的鉴定应该可以说是目前最具专业的方法了 。但是科学仪器的鉴定单位应该选择一家专业、权威的相关机构 。

青花热水瓶 明永乐青花热水瓶

文章插图
谁能给我讲讲象牙和犀牛角角?犀牛角 , 即犀角 , 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 。性味酸咸 , 寒 。为清热药 , 清热凉血药 。功能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
犀牛角及其识别折叠
白犀犀牛角又分非洲犀牛角(又称广角)和亚洲犀牛角(又称暹罗角) 。(犀科除白犀指名亚种被列入CITES附录Ⅱ之外 , 其余种全部列入CITES附录Ⅰ 。)
(一)广角及其特征折叠
广角取奇蹄目犀牛科的黑犀和白犀的角 。又名天马角、柱角、兕角 。黑犀又称非洲双角犀 , 产于非洲东南部各国 , 白犀产于乌干达 。根据国务院国办发〔1993〕39号文件精神 , 广角已禁止贸易 。广角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型 , 稍弯曲 , 长可达60cm , 自底部向上渐细 , 中部较圆 , 尖端弯细而略扁 , 稍光滑 。上部灰黑色 , 下部灰黄色 , 表面较粗糙 , 有细裂纹 。底部四周有粗毛 , 底盘圆形 , 稍凹入 , 有极细小的鬃眼 。角质坚硬 , 不易劈开 。纵剖面纵丝断裂 , 牵连成绞丝 。镑片呈灰白色 , 夹有暗棕色短线纹 , 芝麻状小点不明显 , 质柔韧而不脆 , 入沸水中浸泡 , 无清香气 。
(二)暹罗角及其特征折叠
暹罗角取自犀牛科动物印度犀、 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的角 , 又名犀角 , 进口时称蛇角 。印度犀又称独角犀 。暹罗角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应用历史 , 根据国务院国办发〔1993〕39号文件精神 , 目前已禁止贸易和药用 。暹罗角呈圆锥形 , 稍向后弯曲 , 长可达10cm~30cm 。表面黑色 。下部色渐浅呈灰棕色 , 近基部色更浅 , 有的近白色 。中部有纵纹及未去净的硬刺 , 习称“刚毛” 。上部光滑 , 并有细纵纹 , 顶端钝圆 。角前面有一纵沟 , 沟长9cm~15cm , 深约3cm  , 习称“天沟” 。基部宽大 , 周边呈钝齿状 , 称“马牙边” 。底面长圆形 , 长13cm~20cm , 宽11cm~14cm , 凹入3cm~6cm , 称“窝子” , 密布细孔 , 称“砂底” , 灰黑色或黑棕色 , 向外逐渐变浅 , 呈灰棕色至灰黄色 , 并有一条沿前后方向的岗状隆起 , 习称“地岗” , 而广角无“天沟”、“地岗”特征 , 暹罗角、广角有很大区别 。角质坚硬 。可纵向劈开 , 纵剖面有明显的纵粗丝 , 不断裂 , 无牵连绞丝 。镑片卷曲不平 , 呈灰白色 , 夹有暗棕色芝麻小点或短线纹 。置沸水中微浸后 , 气微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