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节奏感,节奏感怎么形容?

我们听一段音乐,大家应该会觉得这种音乐动词打词的好像是很有感觉,或者说是很有节奏感,那么再换一种 。诶,这个呢听上去就比较舒缓了,我们想说的是什么呢?当我们在听一首歌,听一段音乐,甚至说话的时候,或者说是播音的时候,也会带着那种所谓的节奏感,你是故意在节奏感吗?
这倒也没有,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 。但是如果说一段音乐或者说是一段语言或者说是某一段声音,它有明显的律动或者说是节奏感的话,听感上似乎会好听一些,比较舒服一点 。如果这个声音比较有节奏感,我们会觉得它比较的好听 。如果这段话我们念起来有一点韵律,也会觉得它会朗朗上口一点,这个其实就带出了一个特别好玩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带节奏的,有节奏感的声音,或者说是类似的东西,所谓的这个节奏感,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诶,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节拍一起摆动,一起来聊聊节奏感这种有趣的现象 。


什么是节奏感,节奏感怎么形容?

文章插图
当然了,我们首先还是得刨根问底来了解一下节奏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当我们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怎么就知道它的节奏呢?为什么有些声音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它有节奏,而有一些它就没有了,就是我们如何去感知这个节奏,其实我们可以仔细的回想一下,当我们听一段音乐的时候,它的声音其实是连贯的,但有时候可能音符和音符之间会有停顿,我们知道中间有分割,但是也有时候它就是连在一起的,可是我们不会觉得它是一成不变的 。诶,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是能够感觉到,因为旋律的存在音高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变化它还是存在的 。
对,就是有了这样的变化才会有节奏 。如果一个声音一直是一直持续下去,没有变化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感觉到有节奏,对不对?所以节奏它首先和变化有关 。我们要感知节奏,我们就得能够区分音高 。很多人可能觉得节奏本身是没有旋律的,所以和音高应该没有关系,但其实恰恰相反,就是如果我们的耳朵不能区分不同的音高,或者说是不同的频率,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感受节奏 。对,就像可能有些人会打鼓,或者是我们平时拍桌子吧,感觉上好像这个音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高低的差别,但其实这两下敲的中间是有停顿的,那这个停顿和你敲的那一下声音它的频率就是不一样的 。所以对我们耳朵来说它还是有变化 。对,其实我们就在前不久是说过耳朵到底是如何可听到声音的,对吧?
这里呢耳蜗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真正接收到听觉信号的呢其实是耳蜗里面像水草一样的听毛细胞,那么问题来了,在接收到声音信号之后,我们是如何去分辨音高的呢,我们之前可能就只介绍了耳蜗,那我们现在可能要更仔细的来看看耳蜗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刚才说到的毛细胞它们是长在哪里呢?其实它们是长在两层膜中间,它下面呢有一层膜叫基底膜,那听名字就知道是铺在底下的,对对不对?
那还有一个膜呢叫盖膜也很形象,盖在上面 。对,盖子的盖,那为什么我们能够分辨不同的音高 。就是跟这个底下的基底膜有关,有一个理论叫做共振理论,是1863年的时候德国的一个生理学家提出的 。那这个理论呢它是把耳蜗比作一架钢琴,钢琴后面如果盖子翻开会看到的通常都会对对对支起来三角钢琴,对,对对,就会你弹键盘上弹一个音就会看到有一个小棒锤去敲那个琴弦,然后产生震动就会发出声音 。
对,那我们的听毛细胞呢它认为就是像一根一根的琴弦,那当某个低频的声音进去的时候就会震动较长的这个听毛,同时呢这个听毛底下的基底膜它的宽度会比较的宽,那如果是一个高频的声音进去就会震动短的听毛,它下面的基底膜就比较窄,还有点一一对应的意思,那学过小提琴或者是吉他之类的弦乐的朋友,应该知道越粗的弦和越长的弦它们发出的声音呢是越低沉的 。诶,这个其实就和刚才说的这个有点像相似 。对,对对,而且在解剖学上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证据,就是耳蜗基底膜它的宽度在不同位置是不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