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三种人不宜吃白蒿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三种人不宜吃白蒿)
白蒿,让我想起“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华佗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治黄痨,传于后人切记牢 。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 。其中,白蒿又叫茵陈、皤蒿、白艾蒿、蓬蒿 。每年开初春的时候,常会山坡、田间、道路,水渠边能看见它身影 。很多人都会采摘晾干来备用 。
【 白蒿的功效 】
白蒿味苦、辛,性微寒 。归脾、胃、肝、胆经 。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等功能 。白艾蒿的价值非常高 。含有挥发油、滨蒿素、茵陈蒿素A、B、黄酮和香豆素,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退黄疸、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 。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 。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 。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 。
1、利胆作用
白蒿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 。白蒿可使胆石症病人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可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无论对正常实验动物,还是对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
2、解热、镇痛、抗炎
茵陈对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解热作用,茵陈中6,7-二甲基七叶苷元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有抑制作用 。
3、对血管影响
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茵陈能使高血脂动物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主动脉壁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减轻 。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三种人不宜吃白蒿】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三种人不宜吃白蒿

文章插图
4、抑制病菌作用
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牛型及人型结核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病原性丝状体,以及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等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茵陈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茵陈炔酮、对羟基苯乙酮和其他挥发油成分 。
5、保肝作用
诱导肝药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减轻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和坏死程度 。茵陈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黄酮等成分均有保肝作用 。
【 白蒿的妙用 】
做法:这里的白蒿通常指的是晒干(此处指阴干)后的,平常可以用白蒿泡着水喝,或者在泡水的时候可以加入去核的红枣,一天喝三次,每次喝40-50毫升 。
温馨提示:白蒿采收后以阴干最好,采收多的话为防止发霉变质可适当晒干,但晒干温度要控制在60度以内,晒完后要放在阴凉干燥处,以便随时取出来泡水喝 。
虽然4月的白蒿没有了药用价值,但还有食用价值可供开发,比如白蒿麦饭、白蒿面条、白蒿饭团…,由于该野菜的食用方法太多,接下来就只列举一种食用方法:蒸白蒿
做法:准备新鲜白蒿嫩叶400克,面粉300克,油、盐、蒜泥、醋、酱油适量,将白蒿和面粉混合,使其均匀沾上,然后大火蒸7—8分钟,之后取出打散,然后加入适量调料,拌匀即可 。
【 白蒿的副作用和禁忌 】
1、大剂量应用可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 。
2、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昏、恶心、上腹饱胀、灼热感、腹泻、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严重时出现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