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十大特产,石家庄十大名菜?( 二 )


(3)开条:将熟透的面团放在平板上压片,通过压轴逐渐压成2厘米厚的面片,用快刀将面团切成直径约3厘米的圆形长条 。
(4)盘条:人工搓条,搓成均匀的圆面面条,均匀地放入盘式熟化盆中 。人工需要2个人连续划伤揉搓,中间不能停止,然后用手反复来回拧成直径1厘米-2厘米的圆条,然后一层一层地放入盆中进行二次成熟 。成熟温度、湿度和时间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
(5)上轴绕条:固定两根约67厘米长的粗竹扦,将成熟的面条交叉缠绕在竹扦上,直缠绕在竹片上,直到竹片被填满,扦插与扦插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50厘米 。绕条时,用力要均匀,自然有序 。正常情况下,两根竹扦可以在1分钟内缠绕,每两根竹扦可以缠绕面3公斤 。
(6)分面醒面:将上好轴的面条放入醒面孔中,25分钟即可松开切割 。如果天气不好,湿度高,可以延长到30分钟 。如果光线太强,20分钟 。
(7)出架拉制:将两根竹扦插放在有孔的框架上 。固定后,开始向下拉伸 。拉的时候要用力慢慢向外伸展 。当拉到180厘米左右时,用一根轻杆固定下方 。
(8)干燥:自然干燥2-3小时,水分≤13.0% 。
1
2
4
五、藁城宫灯
高城宫灯是河北省石家庄高城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 。
始于东汉,盛于隋唐 。清朝雍正年间,屯头村有一位老人 。他很聪明,喜欢民间工艺 。他有一套制作灯笼的技能 。每年元旦,他都会做几对明亮的灯笼挂在家门前,为春节增添了一种宁静喜庆的气氛,每年都吸引着邻居们观看和欣赏 。有一年,老人做了几对灯笼到高城集卖,碰巧被县长看见了,他把所有的灯笼都买了下来,挂在豪宅里整天看 。灯笼做工独特,富丽堂皇,县太爷视为珍品,爱不释手 。这一年又到了向皇帝进贡的日子,县爷苦苦思索着送什么物品来讨好皇帝,有人指点他送几对灯笼试试 。县太爷虽然有点舍不得放弃,但为了讨好皇上只好忍痛割爱 。果不其然,皇上一看中,龙颜大悦,重赏藁城知县,并将灯笼定为贡品 。后来大红的屯头灯笼后来挂在宫内外 。被称为贡品的屯头灯笼,被称为贡品,成为后来人们把贡字改为宫字,就成了宫灯 。
高城宫灯有很多种,比如白帽子方灯、纱圆灯、罗汉灯、马灯、蝴蝶灯、二龙珠灯等 。,尤其是红纱灯,造型优美,适合书画,支撑自如,易于保存 。高城宫灯有很多种,包括一组和气灯、哈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凤祥灯、七人才路灯、八仙过海灯、九子登科灯、十面埋伏灯等 。通过这些灯笼的不同内容,人们把心中的愿望寄托在心中 。比如家庭和睦多挂一团气灯,家人外出时挂一盏四季平安灯,家中有学生可挂九子登科灯等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