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讲故事|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背后的变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三 )


@阿飞:上大学 , 离开家了 , 感觉跟妈妈没那么近了 。
你看 , 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从婴儿哭啼开始 , 经历过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妈妈”的喜悦 , 然后慢慢学会独立 。
从“妈妈”到“妈” , 一字之差 , 意味着孩子长大了 。
有人说 , 一个孩子的保质期只有十年 。
我们需要的 , 就是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 做他们身后稳靠的大树 , 帮他们度过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 。
1.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有个妈妈曾经说 , 她家之前每天都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 但是这个习惯在二宝到来后 , 无声地中断了 。
她因为已经一年级的大宝可以自己独立阅读 , 不需要陪伴了 。
可有一天 , 小家伙在睡前崩溃大哭 , 边哭边捶床:
“我就烦得不行了 , 为什么都没人给我讲故事了?”
她当时又难过又歉疚 , 说好的 , 有了二宝 , 不会变的呢 , 可她还是忽略了老大 。
她连忙抱了抱孩子 , 答应他重新开始讲故事 , 他才平静了下来 。
大宝眼泪巴巴地说:“妈妈 , 只有这点时间 , 你才是我的 。 ”
她当时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
她总以为给大宝买玩具 , 买新衣服就能弥补他 , 让他开心起来 ,
其实 , 孩子的快乐一点都不昂贵 。
你要让他们知道:别害怕 , 我们一直在你身边 , 牵挂着你的喜怒哀乐 。
而孩子也会更有底气和安全感 , 用快乐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
2.创造有仪式感的亲子陪伴时间
比如:
早上出门前的一个拥抱 , 晚上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
每周固定的家庭会议、一周一次的聚餐 , 每月一次的亲子互动 , 生日一起做蛋糕……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 , 很难养出幸福的孩子 ,
这些小小的仪式 , 不但让平淡的日子被重视、珍惜 ,
还会成为孩子童年里闪闪发光的回忆 。
从妈妈变成妈 , 一字之差 , 中间却是数不清的酸与乐 。
一路成长 , 鸡飞狗跳 , 又哭又笑 , 你从嚎啕大哭的婴儿到背起书包的小学生 ,
我从一个新手妈妈到一个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的疯女人 。
亲爱的宝贝 , 我知道有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唠叨:
挺起腰来 , 别驼背;
记得刷牙 , 要不然有虫子;
作业快点做呀 , 别磨蹭;
早点睡呀 , 明天会起不来;
……
我知道 , 你也会烦 。
但你要知道 , 时间的最初 , 你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 ,
妈妈不过只是希望你健康快乐而已:
我不求你大富大贵 , 只希望你平平安安 。
可有时候 , 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都已经要费很大的力气 。
所以 , 希望你有时候也可以理解妈妈的懊恼 , 因为没有一种成功是容易的 。
无外乎是 , 现在轻松一点 , 以后拼命努力 , 或者是现在辛苦一点 , 以后就会幸福得多 。
无论哪一种 , 人生该有的坎儿你一样都躲不过 。
很喜欢庆山在《月童度河》的一段话:

“有什么可着急的呢?

孩子总是要按照她自己内在的节奏慢慢生长起来的 。

对他们来说 , 没有什么是比保护天性和保持愉悦和活力更重要的事情 。

我现在唯一所想的 , 就是让她时时觉得欣喜 , 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和天性去成长 。

她的快乐和自尊是重要的 。

至于其他 , 终有一天她会知道 。 ”
就像《悬崖上的金鱼姬》说的 , 成长 , 是每个孩子的权力 , 也是他们必经的征程 , 或平坦、或崎岖 , 有悲欢 , 有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