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等于多少毫克 1升等于多少毫升

自来水没有经过处理是不适合用于养鱼的 自来水不能直接用来养鱼
由于鱼身体的表皮层内长有一种杯状细胞,不断地在分泌着粘液,使鱼体减少游在水中的摩擦,同时,粘液又能保护鱼体不受寄生物、霉菌、细菌和其他微小生物的侵蚀,并使皮肤具有一种正常的渗透能力 。自来水中的氯却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中生成很不稳定的强氧化剂次氯酸 。该氧化剂对鱼具有很强的穿透杀伤力,它使鱼体分泌的粘液失去了对鱼的保护作用,导致其体内电解质代谢严重失调,并在缺氧的状态下窒息死亡,所以,用没有经过处理的自来水直接养鱼是不恰当的 。自来水是一种民用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在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若要用于工业生产、养殖场等一些特殊用途时,必需根据生产要求进行处理再用 。
自来水中含有对鱼有害的“氯”
自来水添加氯气,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以宜人类健康,但自来水通过氯气消毒后,部分氯气会残留在其中,这种残留的氯气称为余氯 。余氯具有强烈的毒性,所以自来水的余氯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我国自来水水质标准余氯允许范围是0.2-1.5ppm,一般低于1.0 ppm以下 。
如果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鱼,只要余氯的浓度超过0.02ppm,即可能对鱼粘膜产生强烈的腐蚀,超过0.1ppm,对于有些敏感的鱼类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直接使用自来水(包括局部换水)具有相当的危险性 。
氯气在水中大部分已经形成其他的化学物质,这些氯化合物,姑且称它们为“余氯家族”,如果我们能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对余氯进行很好的处理,确保养鱼水源的健康 。
把少量氯气(Cl2)溶入自来水,氯气将不容易再以原来的游离态存在,氯气的化学性质相当活泼,很容易于水(H2O)或存在于水中的其他还原性化学物质起反应 。首先,它能直接于水作用,形成次氯酸(HCLO),其反应如下:
Cl2+H2O—--HClO+H++Cl-
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在水中会发生有限的解离反映,其反应如下:
HCLO—H++CLO-
除非氯气的浓度高于1.0ppm,否则游离态的氯气都将以次氯酸(HCLO)或次氯酸根(CLO-)离子形态存在 。两者的相对浓度于pH有关 。当pH越高时,HCLO越低,CLO-越高 。例如pH6时,HCLO占96%,CLO占4% 。pH9时,HCLO占3%,CLO占97% 。HCLO浓度越高,越具有杀伤力 。而鱼类的PH范围在pH7左右,这个环境下次氯酸(HCLO)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
水里有余氯,放置一段时间再使用
自来水中的确含有氯,不过,那是作为消毒剂,并且是当今世界通用的自来水消毒剂的一种 。按照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出厂水中余氯含量应大于等于每升0.3毫克,但不能超过4毫克,末端水余氯含量则应大于等于0.05毫克 。
用自来水喂养鱼类,可能发生意外,生活饮用水中都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消毒剂,用于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 。当前,我国生活饮用水消毒剂主要有氯气、二氧化氯、臭氧等,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消毒剂,原理基本相同,均是强氧化剂 。生活饮用水生产的过程中用专业加氯设备进行精确投加 。由于氯气在水中溶解度极小,极易挥发,为了保证管道中的饮用水能持续不断地消毒,按照国家标准,供水管网中的末端水余氯含量必须大于等于每升0.05毫克,这一指标保证了饮用水在输送过程中不会滋生细菌 。而出厂水则相对要高一些,必须要大于等于0.3毫克,否则,自来水就是不合格产品 。
因此,越是靠近水厂出水口地方的自来水,其水中余氯含量就相对较高 。虽然氯气是有毒气体,但是,在自来水中的含量极少,仅有零点几毫克,而1克等于1000毫克,且氯气容易挥发,静置一定时间或者煮沸就能直接去除 。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