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海归创业 海归创业补贴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北京海威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于7月31日联合发布《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该报告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的就业现状,对海归就业人员的优劣势做了比较分析,详尽分析了企业对海归人员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为留学归国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多点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
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从1978年到2015年底,各类人员累计达404.21万人,221.86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报告显示,新生代海归就业呈现多元化态势,情感与文化因素影响是海归回国的主要因素,民营企业更倾向于为海归员工提供更丰富的优惠待遇,海归就业更看重所选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各地政府通过人才绿卡制度、提供创业资金支持等方式吸引海归人才 。
相当数量海归专业与工作不匹配
《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目前是基层员工,而成为高层管理人员的被调查者只占总数4.7% 。22.4%为基层管理人员,11,2%为中层管理人员 。
在税后月收入方面,被调查者的收入范围集中在5000-10000元区间,占46.9% 。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11.3%,16.6%能达到10000-15000元之间 。而低于5000元的人数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

扶持海归创业 海归创业补贴

文章插图
“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内容与海外所学的匹配程度一般,而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怎么匹配” 。15.1%认为工作内容与海外所学非匹配 。认为“完全不匹配”的人较少,占7.4% 。
海归回国就业劣势分析
扶持海归创业 海归创业补贴

文章插图
1. 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
《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经过多年的海外历练,留学人员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商业模式,富于创新精神、饱含创业热情,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在中国社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较为突出的劣势 。
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新生代海归就业群体的主要劣势,此次受访者中间,有超过半数的海归缺乏职业生涯整体规划,不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调查发现,近四成被调查者希望得到资深HR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现场培训或讲解,从而了解企业招聘时的要求和行业干货,并且还希望通过笔试和面试模拟训练提升求职能力 。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求职指导和职场经验分享 。
2. 招聘时间不稳定
调查显示,受访单位对求职者是否符合单位需要最为看重,主要考察求职人员是否具备与岗位相关的工作技能及专业知识 。求职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影响力,说服力,人际网络技能,时间管理技能等能力也是用人企业的重点考察标准 。
从近期的企业用人需求来看,有52.6%的受访单位表明将在下一年度招聘更多的毕业生,但仍36.8%的单位表明下一年度招聘的大学生人数将保持不变或减少 。因此,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 。而用人单位招聘时间的不稳定,明显对海归求职不利 。
民企更倾向于为海归提供丰富的优惠待遇
展开全文
《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仅39.5%的企业在招聘时没有明显区别,这表明海归群体在回国就业过程中仍存在一定优势 。此外,从不同类型单位对招聘海归的倾向性来看,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对海归人士没有任何偏好 。而随着单位性质的变化,国企、外资/合资企业、民企、海归创业民营企业和其他单位如NGO对海归的偏好逐渐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