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核裂变核聚变反应方程式

这个装置,叫HL-2A,全名叫做中国环流器2号A,是做可控核聚变的 。

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核裂变核聚变反应方程式

文章插图
中国环流器2号A
“我们不是做原子弹的”HL-2A坐落在四川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为核西物院 。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 。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最神秘的单位之一,他们要做的,就是核聚变 。
一提到“核”,人们脑海里大多还停留在广岛原子弹的巨大蘑菇云 。所以,想到那些坐落在中国大地内陆,名字里有“核”的单位,人们总要问一句:“是不是在造原子弹啊?”
但事实上,原子弹是核能利用最原始的阶段,它背后的技术是核裂变 。相较于核裂变,核聚变要更为“高级” 。核聚变,或者叫核融合,是指两个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极轻的核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物质质量“消失”掉了 。根据爱因斯坦那妇孺皆知的方程,E=mc2,这部分“消失”质量会转变为巨大的能量 。核聚变是自然界最伟大的能量来源之一 。天空中高悬的太阳,就是靠着核聚变产生着滋养人类的光芒 。
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核裂变核聚变反应方程式

文章插图
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发光发热,图片来源:helloorf.com
核聚变,就是星辰的力量 。
很遗憾,关于核聚变,我们听到最多的,仍然是武器 。氢弹,威力是原子弹的数百倍,基本原理就是核聚变 。
【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核裂变核聚变反应方程式】只用作武器的话,我们未免太小看核聚变了 。自从1951年,美国氢弹爆炸实验成功后,人们一直绞尽脑汁想把这毁天灭地的力量加以利用,也就是可控核聚变 。
永远都是“五十年后可以商用”目前,人类最给予厚望,是氘和氚的聚变反应 。这两种氢的同位素,经过聚变后可以形成一个氦核和一个中子,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
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核裂变核聚变反应方程式

文章插图
氘和氚的聚变反应,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 。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核聚变的原料特别丰富,仅仅从一升海水里提炼的氘元素,通过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 。再有,氘氚聚变几乎不产生污染物,更不会有温室气体排放;在安全性上,聚变设备只要一断电,反应就会立刻停止 。
然而,可控核聚变很难,真的很难!
有多难?
业内流传一个久远的笑话:当人们问核物理科学家,“还要多久才能用上核聚变的电能?”得到的答案永远是,“五十年之后” 。
可控核聚变的难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如何实现开启核聚变反应?要引发两个原子核的聚变,需要提供巨大的能量 。在氢弹中,为了达到聚变的能量要求,科学家们在氢弹中植入了一个原子弹 。实际使用时,先引爆原子弹,产生瞬间的超高温,借以开启氢弹的核聚变过程 。但是,总不可能在发电站里不断引爆原子弹吧?为了达到聚变需要的高温条件,人们提出了很多种解决方法,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叫做中性粒子注入 。这种技术就是使用含有很高能量的粒子去撞击核聚变原料(氘和氚),从而将它们加热到超高温度 。
多高呢?一亿度!
在如此高温下,物质已全部电离,形成高温等离子体 。顺便提一句,等离子体是区别于固、液、气的第四种物质形态,广泛存在于宇宙之中 。雷雨天的闪电,就是一种等离子体 。
有了这团一亿度的高温等离子体,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问题是:用什么装啊?地球上已知最耐高温的材料是钨,就是老式灯泡里的灯丝,它熔点只有3400℃左右 。如果没有材料能忍受核聚变的高温,那我们就只能不让氘和氚接触物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