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代理器 ip代理技术

随着多个平台IP属地功能的上线 , 
付费IP代理的生意悄然兴起 。
在一些平台上 , 
不少卖家称可提供IP属地更改服务 , 
最低以几元的费用就可更改 。

IP代理器 ip代理技术

文章插图
IP代理器 ip代理技术

文章插图
IP属地功能 , 
即用户在平台上评论、发帖等行为 , 
都会在相应位置显示
用户IP属地信息 。
国内用户显示到省份/地区 , 
国外用户显示到国家 , 
用户无法关闭该功能 。
IP代理器 ip代理技术

文章插图
看似是一个微小的功能 , 
却在社交网络激起千层浪 。
一时间 , 
有人一直经营的人设因此“翻车” , 
有人看到IP属地曝光担忧隐私泄露 , 
还有人企图修改IP属地制造“伪现场” 。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更改IP属地功能是否违法?IP属地开放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法报君采访了《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舒杰和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 , 听听他们怎么说 。
Q
如何看待各平台先后上线的IP属地功能?
赵舒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 各平台相继公开IP属地 , 其初衷是为了防止有人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 , 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透明 。IP属地公开的范围仅到省、地区或境外国家 , 可以起到防止不良行为的作用 , 又不会影响和打扰网络用户的私人生活和工作 , 未触及个人隐私 , 符合法律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
朱巍:2021年10月 , 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 , 第十二条明确提出 , “互联网用户账号服务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 , 在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 。境内互联网用户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需标注到省(区、市) , 境外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需标注到国家(地区)” 。针对网络空间的虚假信息 , 如虚假宣传、谣言信息、电信诈骗等 , 平台公开IP属地的举措 , 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 。
Q
公开IP属地是否侵犯个人信息和隐私权?
赵舒杰: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 ,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 , 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 , 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 , 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 , 自然人因使用网络所产生的IP属地信息应属于个人信息 , 如果IP属地可以反映出网络用户的行踪轨迹 , 公开后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 , 那么IP属地可能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由此 , 公开IP属地应当依法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 并应当向个人告知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 。但是 , 法律也规定了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或者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 , 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 , 个人信息处理者不需取得个人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