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创业扶持基地 湖南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二 )


“高新区有别于经开区 。高新区不能只追求GDP、财政收入 , 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努力增强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 , 我们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体系 , 这就是以企业为主体 , 以市场为导向 , 以人才为支撑 , 以产业化为目标 。”已带领株洲高新区走过整整10个春秋的工委书记谢高进 , 如此归纳他10年来的工作体会 。
事实是最好的答案 。这些年来 , 株洲高新区科技投入连年上升 。2007年 , 全区科技投入7.16亿元;2014年 , 全区科技投入达到54.71亿元 。10年来 , 全区累计申请专利16013件、授权专利7206件 。园区企业万元销售收入中科研经费支出、内资控股企业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万人当年新增知识产权数三项指标在我省高新区中均排名第一 , 远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 。
有了创新推动 , 并不单纯追求GDP的株洲高新区 , 发展却出乎意料的迅猛 。2005年以来的十年 ,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3% , 规模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26.5% , 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26% 。2014年 , 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 , 完成工业总产值1635亿元 , 其中高新技术产值占到一半 。
对于株洲高新区的发展 , 株洲市委书记贺安杰指出:“高新区是株洲发展的缩影 , 更是株洲发展的品牌 。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支持高新区加快发展、优先发展、率先发展 , 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新型城市化的样板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城乡统筹的领跑区、发展升级的示范区 。”
“株洲高新区打造中国动力谷行动方案具有超前性和领先性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认为 , 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动力谷 ,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 实现园区经济粗放式经营向智力增长的转变 , 将全面提升株洲高新区的区域核心竞争力 。
【湖南创业扶持基地 湖南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从株洲制造 , 到株洲创造 , 再到株洲“智造” , 株洲高新区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
2主体明确——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7月4日 , 在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城轨事业部车间 , 深圳地铁11号线首列机车下线 。该车采用超大的8节编组A型车 , 设计与运营时速都可达到120公里 , 是目前国内时速最快的超大编组地铁列车 。
7月9日 , 国家首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转向架智能制造项目正式起航 。项目总投资6.3亿元 , 将新建14条智能化生产线 , 实现研发、工艺、仿真试验的数字化 。
……
创新和发展 , 尽管是以企业为主体 , 但株洲高新区从未缺位 。
近年来 , 先后出台了《株洲高新区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株洲高新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专利实施奖励办法》等激励创新的政策 , 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科技创新引导资金 。
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为契机 , 株洲高新区大力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 , 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 , 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联合园区企业设立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对新建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的 , 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