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创业扶持基地 湖南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三 )


不仅如此 , 这些机构和平台经认定后 , 还在5年内每年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建设和运营经费支持 。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团队 , 经核定后一次性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动力谷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 , 经核定后一次性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动力谷产业专项资金支持 。
高新区的鼓励和支持 , 使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大为提高 , 创新能力大为增强 , 主体作用更加突显——
2013年12月 , 一条消息在业界引起小小震动——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斥资2.9亿欧元 , 整体收购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巨头德国采埃孚集团旗下的橡胶与金属业务 。近些年来 , 凭借不断的创新发展 , 时代新材生产的橡胶弹簧、悬架等产品已逐步替代进口产品 , 并陆续进入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2014年6月 , 株洲时代电动生产的高端新能源客车 , 在巴西世界杯举办城市之一的库里蒂巴市闪亮登场 , 成为赛期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之一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企业 , 时代电动是我国承担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项”最多的企业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强化科研投入 , 科研投入每年都保持在营业收入的5%以上 。目前 , 企业已申请专利163项 , 获得专利授权118个 , 其中包括“精密工具能力平台建设”等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多项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
以生产水力控制阀著称的株洲南方阀门公司 , 是一家民营中小企业 , 但却形成了17大系列2700多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 , 成为我国最大的水力控制阀门生产基地 。目前 , 该公司已主编10项行业标准 , 参编、产品入编国家和行业标准28项 , 有10余项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
……
3 核心突出——让人才成为当仁不让的创新主角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高新区要成为技术的高地 , 人才的洼地” , “既要项目立区 , 更要人才强区” 。在今天的株洲高新区 ,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
如果说 , 创新是高新区的灵魂 , 那么 , 人才就是创新的主角 。
在株洲高新区 , 人才工作一直是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书记是当仁不让的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作为全市的“人才特区” , 早在2006年 , 株洲高新区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等6个人才政策文件 , 并在全市率先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 。
2012年 , 高新区组织编制了《株洲高新区、天元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各行业系统子规划 , 为今后10年人才发展明确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 。
2013年 , 高新区制定出台《关于实施“5211人才计划”暂行办法》 , 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养20名左右科技领军人才 , 100名左右海内外创新创业优秀人才 , 1000名左右具有博士文凭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园区紧缺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 。进入“5211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 , 可在个人就医、子女就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享受诸多优待 。
今年3月27日 , 株洲高新区根据相关政策规定 , 向142名高层次人才发放资助资金、补贴资金和工作津贴 , 共计350余万元 。从2006年至今 , 该区已向高层次人才累计发放资助资金900多万元 , 累计发放创新奖奖励资金476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