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创业扶持基地 湖南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栗雨工业园一隅 赵凯 摄
总投资逾百亿元的精密工具产业园鸟瞰图 。
展开全文
环境优美、功能独特的自主创新园(内景) 。徐洋 摄
中车株洲所科研现场 。
出口到欧洲的不锈钢地铁列车正在下线 。
北京汽车威旺系列下线 。
8月31日 ,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正式开园 。徐洋 摄
产城一体的典范——万丰湖 。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株洲高新区宣传部提供)
我国目前最大的电动汽车研发制造基地落户株洲高新区栗雨工业园 。
周怀立 易湘峰 张彦
这是一根扶摇直上的成长路线:2005年 , 在国家科技部公布的55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 , 株洲高新区排在几乎垫底的第52名;2014年 , 在全国106个高新区综合排名中 , 株洲高新区排名跃升至第40名;2015年 , 株洲高新区位置再次大步前移 , 进至全国115个高新区的28名 。
对手越来越多 , 竞争越来越激烈 , 可株洲高新区的排名不退反进 , 这既使人震惊 , 也使人疑惑——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推动着她以一种加速度阔步前行?是一种什么力量托举着她不断攀升至新的高度?
“是创新 , 是自主创新 , 是鼓励创新 , 是创新推动 。”对此 , 株洲高新区工委书记谢高进一连用四个“创新”给予肯定的答复 。他说:“创新是发展之魂 , 是力量之源 。对我们来说 , 以前是这样 , 今天是这样 , 明天仍然是这样 。”
的确 , 我们在采访中也感到 , 不论是什么身份 , 每一个被采访的新区人 , 在回答株洲高新区高速发展的原因时 , 都将答案指向同一个词——创新 。而随着采访的深入 , 我们发现 , 株洲高新区的这种创新 , 远不止科技的创新 , 更有机制的创新 , 思维的创新 , 发展路径的不断创新 。
创新为本 , “创”出新天地 , “创”进新境界 。让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创新 , 让每一滴血液都流淌着创新 , 这就是今天的株洲高新区……
1 战略清晰——让创新之力引领高新区发展壮大
2015年8月31日 , 株洲高新区高调宣布 ,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正式开园 。
这一天 , 我们再次走进这个被新区人寄予无限希望的创新空间 。但见高高的动力谷大厦已经落成 , 公共技术中心已经竣工 , 创业苗圃的创客中心已经启用 , 而园内宽大的绿色花园 , 更使这个创新园充满空灵之气……
创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 创新园一期项目预计明年底全面竣工 , 届时 , 可容纳动力产业生产类中小型企业300家以上 , 吸引5000名各类科技人才 , 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 , 将再次获取新的技术和产业平台支撑 。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的开园 , 标志着株洲市打造中国动力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也标志着株洲高新区在推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
“中国动力谷”代表三层含义:中国 , 代表国家级水平;动力 , 代表产业特色;谷 , 代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中国动力谷 , 从概念的适时提出 , 到实质性的迅速推动 , 从中体现出 , 是株洲高新区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的雄心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