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愤怒就狂打自己?教孩子“控制愤怒”,要懂这“黄金法则”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今晚傍晚带孩子去小区花园散散步 。 碰到同小区的一位妈妈也刚好带着孩子下来玩 。
这位妈妈的孩子皮皮跟尼莫是同个班级的 , 碰到过几次 , 也算是比较熟悉了 。 我们一致的让孩子自己去玩耍 。
皮皮的妈妈对孩子的教育算是很上心的 , 但是对皮皮的一个行为一直找不到应对办法 。 皮皮妈妈跟我说:皮皮有个坏毛病 , 自己生气了就一直打自己 。
前几天 , 皮皮跟同班级的一个朋友因为一些小矛盾吵架了 , 但事实也确实是皮皮有错在先 , 皮皮妈妈让孩子跟小朋友道歉 。 皮皮不同意 , 但是在他妈妈的几次要求下 , 皮皮只能跟对方道歉 。
皮皮跟妈妈一回到家 , 就狂扇自己耳朵 。 吓得皮皮妈妈立马制止了孩子的动作 , 怕孩子自己打出什么毛病 , 还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一下 。
有的孩子生气的表现就是一声不吭 , 有的孩子就是大声哭闹 , 而有的孩子更加严重 , 他们会选择"自虐"的方式 , 狂打自己 。
事实上 , 几乎人人都会有愤怒的时候 。 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控制愤怒 。
世界上有很多道理在告诉大家不要动怒 , 但是空有言论道理 , 还不如自己学会控制愤怒 。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 我们不舍得孩子受伤 , 那就要教会孩子学会控制愤怒
一愤怒就狂打自己?教孩子“控制愤怒”,要懂这“黄金法则”
文章图片
控制愤怒的"黄金法则":情绪ABC疗法
有些家长认为 , 要教导孩子学会控制愤怒 , 首要的就是走下面这三步:
第一步 , 发泄愤怒
埃利斯认为 , 发泄愤怒并不能对控制愤怒起促进作用 , 相反 , 它不仅会伤害别人 , 也会伤害自己 , 使自己动脉受损 , 引发心脏病 。
第二步 , 暂停孩子的愤怒
有些家长提倡孩子在孩子愤怒的时候按一下暂停法 。 但暂停只会让我们回避问题 , 并能不能解决问题 。 问题得不到解决 , 只会越积越多 , 从而产生大麻烦 。
第三步 , 追寻愤怒的原因
让孩子回忆愤怒的原因 , 可能只会让孩子加剧愤怒心理 。 并不对孩子具有好的作用 , 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一愤怒就狂打自己?教孩子“控制愤怒”,要懂这“黄金法则”
文章图片
那么真正的解决措施是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就愤怒的管理 , 写了一本叫《控制愤怒》的书 , 他在这本书里着重介绍了管理情绪的方法 , 即著名的"ABC疗法" 。
A代表发生了什么 , B代表我们怎样看待这件事 , C代表事情发生后 , 我们怎么做 。
埃利斯认为 , 我们不能控制A ,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B来转换C 。 简单的说 , 就是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 , 最终影响我们的决定 。
作者在书中也提过一个例子:
假设有一位朋友要租借你的房子 , 并要求你装修 。 但在你将房子都打理完成之后 , 他却变了挂 。 你为此非常生气 。 这便是A和C , 我们往往会忽略中间的环节 。 如果你考虑将房子租借给别人 , 那么你就会打消愤怒的情绪 , 而这一步 , 就是B 。
家长了解了控制愤怒的误区 , 明白了正确控制愤怒的方法 , 还远远不够 。 我们要知道ABC疗法 , 更要懂得在ABC疗法下 , 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认知 , 也叫认知重评 。
"情绪ABC疗法"的关键:认知重评
什么是"认知重评"呢
一愤怒就狂打自己?教孩子“控制愤怒”,要懂这“黄金法则”】专家解释 , 认知重评是一种有效调节情绪的策略战术 , 指的是对情绪场景或信息进行重新评估从而改变情绪体验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