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错就躲起来?正向利用孩子的“羞耻感”,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父母要先给孩子"立规矩、明是非" , 孩子才会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
文章图片
第二 , 羞耻感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难堪
父母要明确一点 , 自己之所以教育孩子的目的 , 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他的行为的不认可 , 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 。 而不是向自己的孩子表达愤怒、生气的情绪 。
就比如说过年的时候 , 当着别人的面说自己孩子的不是 , 让孩子觉得无地自容 , 很多家长都喜欢这样拿孩子的错误让孩子难堪 。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下错误之后 , 都选择大声责怪孩子 , 责怪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 却不是告诉他们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 具体错在哪里 , 它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好的后果 。
第三 , 父母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孩子发展情况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 很多中国家长爱模仿美国的家庭教育 , 几乎美国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要去模仿 。 就比如说 , 依据各个年龄阶段 , 孩子的智力、能力 , 在什么阶段学习什么、掌握什么 , 都是不一样的 。
可是很多家长都普遍认为如果只是按照学校的计划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 孩子的学习范围要不断地扩大 , 于是就给孩子制定了学习目标、学习计划 。 家长在制定的目标的时候并没有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 , 所以指定下来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大 , 孩子们往往都实现不了 。
如果孩子无法达成目标 , 孩子就会焦虑、自责 , 并且责怪自己怎么又没有完成目标 。 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 , 之前的目标没完成 , 再接着修订的目标 , 孩子还是完成不了 , 结果一次一次的重新开始 , 又一次一次地失败 。 一开始的时候 , 孩子还会因为完不成目标而觉得羞愧、自责 , 但是时间久了、失败得多了 , 孩子就没有了这种羞耻感 , 再加上父母长期的责怪、批评 , 更加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畏难心理 。
所以 , 家长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 , 根据孩子发展阶段的特点来提是非常重要的 。
文章图片
第四 , 父母要以身作则 , 树立好的榜样
父母总喜欢对孩子做出一些命令式的要求 , 比如说晚上九点半之前就要上床睡觉;做事情的时候不要一心二用等等 。 但是真的是父母自己在面对这些"规矩"的时候 , 又往往是做不到的 , 熬夜追剧、一边工作一边玩手机甚至是吃饭的时候一边看看剧 。
种种行为都在孩子眼中留下不好的行为示范 , 孩子便会认为我的爸爸妈妈都可以这样做 , 我怎么就不可以呢?
久而久之 , 也就无法学会自我约束 , 变得不听管教甚至是胡作非为 。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 , 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 , 所以 , 父母要在孩子的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示范 , 以身作则 , 不要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形象 , 这毕竟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影响深远 。
第五 ,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犯错之后 , 都会选择批评 , 但是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批评技巧 , 尽量保证做到对事不对人 , 更不随意地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标签效应" , 也就是说 , 一旦父母强行给孩子贴上某个标签 , 孩子反而越容易朝着标签的方向发展 。
就像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例子一样 , 很多在小时候被别人说是"坏孩子"的人 , 长大之后往往都变成了真正的坏孩子 。
- 孩子几岁开始有“性意识”?若这个年龄还不分床睡,会影响他一生
- 如何才能让孩子更优秀?很简单,让孩子在童年“自由玩耍”就够了
- 新玩具只玩几天就不玩,孩子“三分钟热度”,父母该如何应对
- 孩子出生后,若有这3个特征,说明他是来“报恩”的,中的就偷笑
- 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别让家长的“恐吓教育”毁了孩子一生
- 孩子一出生就有“牙齿”是好是坏?内行人讲出实话,父母要知道
- 一愤怒就狂打自己?教孩子“控制愤怒”,要懂这“黄金法则”
- 一写作业就“偷懒”,孩子的“自觉性”差,父母该如何应对?
- 孩子犯错不敢告诉家长,比起“惩罚”孩子,家长的“纠正”更重要
- 孩子几岁开始“性发育”?若不在这范围内,不是早熟就是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