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 相信父母对这句话一定不会感觉到陌生 。 这句话可以称作父母的"管教利器" , 父母认为它可以激励孩子 , 让孩子产生压力 。 所以 , 这句话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
比如说 , 看到孩子正在看电视 , 这时父母可以说:"你怎么又在看电视 ,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还不赶紧去学习!"
孩子考试考差了 , 父母可以这样说:"你这么能考得这么差 , 你怎么能不认真学习 ,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 你竟然不懂得珍惜!"
再比如 , 看到孩子和父母发脾气 , 或者是和父母顶嘴 , 父母会说:"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 你不上进就算了 , 竟然还不懂得感恩!"
几乎每一次教训的后面 , 父母都可以加上一句"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 父母说的这一句话正是利用了孩子的"负罪感" 。 然而 , 利用"负罪感"教育孩子只会得不偿失 。
文章图片
父母习惯利用孩子的"负罪感"教育孩子
在谈论利用"负罪感"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好之前 , 我们先搞清楚 , 为什么父母特别喜欢利用这句话来教育孩子 。
1、内疚感控制
对于这种教育模式 , 心理学上有一个特有名词 , 便是"内疚感控制" , 也称"内疚教育" 。 "内疚教育"可以增加孩子的"负罪感" , 父母再利用"负罪感"去管教孩子、控制孩子 , 让孩子去做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 。
当孩子听到"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 孩子会产生对父母的愧疚感 。 孩子觉得如果不去做出一些改变 , 那么自己就算是亏欠父母了 。
特别是男孩子 , 男孩子的责任心比较重 。 他们可能会感觉到痛苦 , 但是最终还是会去承担起身上的责任 。 他们不断地给自己施压 , 绝对不能辜负父母期望 。
文章图片
2、激励孩子
当孩子正在做一些父母不高兴的事情时 , 父母一说出这句话 , 大多数孩子都
会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事 , 不会违反父母的意见 。 知道了孩子的表现之后 , 父母觉得自己可以通过"卖惨"来激励孩子 。
比起破口大骂 , 一味地讲大道理 , "卖惨"显得父母更加可怜、无助 , 这与以往强势的父母的父母形象不同 。 这种反差更能够刺激孩子 , 给予孩子压力 。
"负罪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虽然这句话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 , 但是如果这句话带给孩子的"负罪感"过多 , 则又会给孩子以及整个家庭不好的影响 。
1、产生攻击性
大部分孩子听到"我的辛苦都是为了你" , 会做出一些改变 。 很多父母看到
孩子努力的模样都会感觉到欣慰 , 但是孩子更多的是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 。 如果孩子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 那么孩子会产生攻击性 。
一方面 , 孩子会产生对自己的攻击性 。 他会自我怀疑 , 自我否定 , 自我责怪 。 因为孩子并不希望父母为了自己那么辛苦 , 结果自己却辜负了父母的辛苦 。
另一方面 , 孩子的攻击性是面对父母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孩子并不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 孩子意识到 , 父母的这句话就是对自己的一种"绑架" 。 孩子想反抗 , 却又不能反抗 。 结果 , 孩子可能就不愿意听父母的话 , 或是对父母出言不逊 。
文章图片
2、负压过大
每当父母说出这句话 , 孩子身上的压力就多一份 , 责任就多一分 , 孩子一直都在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前行 。 负压过大 , 可能会造成孩子情绪失控、心理压抑 。 然而 , 当孩子出现心理上的负压时 , 父母一般是看不到的 。 因为父母更喜欢
- 孩子总“黏人”?别轻易阻止,允许“适度依赖”孩子才会更独立
- “二十码法则”:时刻“紧盯”孩子不可取,孩子成长需“空间”
- 孩子做事没有“底线”怎么办?弄懂这些道理,做真正负责的家长
- 用眼泪来博取同情?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变得“狡猾”?值得反思
- 孩子上课总坐不住,家长要了解“斯特普效应”,提高孩子专注力
- 如何把握爱孩子的“度”?最好的爱,是“无条件”但“有原则”
- 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重视孩子的“优势教养”才是正道
- 孩子总是不敢说,不会说?使孩子“沟通能力弱”的原因,你了解吗
- 孩子爱发脾气?别急着责骂,“认同”孩子的愤怒比“讲道理”重要
- “假装游戏”就是“过家家”?别小瞧了它,对孩子有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