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当大孩子的“跟屁虫”,别担心,“混龄玩耍”好处多多( 二 )


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处过程中 , 大孩子会用语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会通过表情、手势和简单的音调作答 , 并在心中默默地背诵大孩子的话 。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会说许多话 , 会把不同家庭的习惯用语不假思索地说出来 , 使其他孩子学会各种不同的讲法和语气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 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很复杂的意思 , 往往是用单音加手势来表达 。 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恰好能被刚刚克服语言困难的三四岁的孩子们理解 。
因此 , 小孩子可以在哥哥姐姐的理解和帮助下表达意愿 , 也就不会发脾气 , 这是大人所不能办到的 。 在混合年龄孩子们的社交圈里 , 孩子们的沟通不成问题了 , 由于语言而引起的"反拗期"就迎刃而解 。
孩子喜欢当大孩子的“跟屁虫”,别担心,“混龄玩耍”好处多多
文章图片
当宝宝跟大孩子玩 , 家长要怎么做?该注意什么?
尊重孩子跟大孩子玩的意愿
喜欢跟大孩子玩 , 是宝宝自然产生的良好愿望 , 家长要给予理解与尊重 。 尊重就意味着家长创造条件让宝宝与大孩子一起玩 , 并给宝宝自己体验的机会 , 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与判断来代替宝宝的感受 。
例如梅梅被两个姐姐逗哭后 , 一会儿又要跟两个姐姐玩 , 家长通常的做法是为了避免宝宝再受欺负而直接把宝宝抱走了 , 宝宝不理解家长的用心反而更加执拗 。
适宜的做法是家长先征求宝宝的意见:"刚才她们把你逗哭了 , 你还想跟她们玩吗?"宝宝愿意 , 就支持他 。 如果宝宝再被逗哭 , 就再把宝宝抱走 。
宝宝在这个过程中 , 可以增进对人际交往的理解 , 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会判断与选择跟谁玩快乐以及还要不要继续玩 。 当然 , 如果有的大孩子有"滚开"、"笨蛋"、"傻瓜"、"蠢猪"等粗鲁言行 , 家长就应该直接抱走宝宝 , 远离不文明的环境 。
孩子喜欢当大孩子的“跟屁虫”,别担心,“混龄玩耍”好处多多
文章图片
要关注孩子并做好保护宝宝的准备
0—3岁宝宝虽能独立行走 , 但其骨骼、肌肉正处于发育时期 , 动作尚未达到熟练的程度 , 对空间距离的判断和目测力不够准确 , 对危险的预料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有限 , 因此他们跑时常常跌跌撞撞 , 而且大孩子的动作有时很快、很莽撞 , 不会照顾小宝宝的身体 , 小宝宝很容易跌伤或碰伤 。
即使玩比较安静的游戏 , 有的大孩子不会照顾小宝宝的心理 , 把他当作玩具一样摆弄 , 甚至欺负小宝宝 。 所以家长虽然不能随意、粗暴地干涉孩子们的游戏 , 但要保持关注 , 注意适时保护自己的孩子 。
不要过分担心孩子会不会吃亏
有的家长对孩子交往比较保守 , 跟大孩子玩 , 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受欺负 , 就限制自己的宝宝和大孩子玩 。 有的家长则认为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 , 也有点吃亏 , 因为孩子没有学到更高级、更复杂的本领 。
事实上 , 单调的交往孩子锻炼不出成熟的交往能力 。 只要孩子们在一起游戏就会有长进 , 大孩子、小孩子以及同龄伙伴各有各的心思与行为特点 , 需要孩子掌握不同的交往策略;孩子之间有冲突 , 不管吃亏还是赚便宜 , 对孩子而言都是一个提高认识、丰富经验与锻炼能力的过程;所以 , 家长只要做好基本的安全防卫工作 , 放手孩子大胆交往是最重要的 。
适当地指导大孩子带小宝宝玩的方法
大孩子也是孩子 , 不会关注小宝宝 , 是可以理解的 。 家长可以先旁观 , 然后适时地指导大孩子带小宝宝玩的方法 , 并注意修正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