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明对暗,淡对浓 。上智对中庸(1) 。镜奁对衣笥(2),野杵对村舂(3) 。花灼烁(4),草蒙茸(5) 。九夏对三冬(6) 。台高名戏马(7),斋小号蟠龙(8) 。手擘蟹螯从毕卓(9),身披鹤氅自王恭(10)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11);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12) 。
【注释】
明对暗,淡对浓 。
上智对中庸(1) 。
(1)上智:最聪明的人 。中庸:本来指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 。
镜奁对衣笥(2),野杵对村舂(3) 。
(2)奁:镜匣,古代妇女多用来收放梳妆用具 。笥: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
(3)野杵:指妇女在野外洗衣服时捶衣服的声音 。杵,一种木制的棒槌,用来舂米或洗衣服时捶衣服 。村舂:指村中舂米的声音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研药末的器具,比臼小,形状略像碗)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除了先秦已有的杵臼外,汉代加工谷物先后出现了脚踏碓(duì,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畜力碓和水力碓 。脚踏碓在汉代应用普遍,其效率是手工杵舂的十倍左右 。这块四川彭山出土的东汉舂米画像砖完整而精细地刻画了脚踏碓的结构和操作景象 。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镜奁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衣笥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野杵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村舂
花灼烁(4),草蒙茸(5) 。
(4)灼烁:鲜明有光彩的样子 。
(5)蒙茸:繁密茂盛的样子 。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花灼烁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草蒙茸
九夏对三冬(6) 。
(6)九夏:夏季有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夏 。三冬:冬季有三个月,故称三冬 。
台高名戏马(7),斋小号蟠龙(8) 。
(7)戏马:戏马台,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公元前206年,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高台,用来观看戏马,故名戏马台 。
(8)蟠龙:蟠龙斋 。《晋书·刘毅传》记载: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蟠龙斋 。后来桓玄叛乱,刘毅起兵讨伐,到南州,就入住蟠龙斋 。刘毅的小名就叫蟠龙 。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台高名戏马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9),身披鹤氅自王恭(10) 。
(9)手擘蟹螯从毕卓:《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代人毕卓酷爱喝酒,曾对人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游泳)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擘,分开、剥开 。蟹螯,螃蟹的两个大前足 。
(10)身披鹤氅自王恭:《世说新语·企羡》记载:晋代人王恭披着仙鹤羽毛做的披风,乘着轩车,在小雪中前行,孟昶(chǎng)在篱间窥见,感叹道:“此真神仙中人!”鹤氅,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 。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

文章插图
手擘蟹螯从毕卓

声律启蒙全文内容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版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