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都懂得给孩子留面子,这4个底线再生气也不要碰!( 二 )


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 。
当当众打骂并不是有多疼或者多难听 , 而是父母的不理解、不认同 , 旁人异样、看笑话的眼光 , 每一点都是毁掉孩子自尊的利器 。
当众出孩子的丑 , 可以说是毁掉孩子的终极手段 。
可能有人会说 , 我肯定不会当众打骂孩子 , 顶多就是说他两句 。 很多时候 , 我们不以为然的的两句不过是因为孩子还小 , 实际上与打骂的本质没有区别 , 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
因为它们都让孩子赤裸裸的感受到了在外人面前低自尊是什么感受 。

感受到了在外人面前低自尊是什么感受

在“当众”这件事上 , 文学家胡适的母亲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学习 。 她从来不当着他人的面教育他 , 私底下对他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 他母亲一直秉持的原则是
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 , 而不是给别人看的 , 也不是让别人在边上说风凉话的 。
孩子再不好 , 也是自己的 , 教子是关起门来的 , 断没有让旁人看笑话、说三道四的道理 。 无论他多小 , 都请尊重他的感受 , 在教育的时候给他留一份尊严 。
揭短、提陈年旧事
不要说孩子了 , 就是大人都巨烦那种一吵架就扯陈芝麻烂谷子 , 有一点问题就被揪住不放 , 每次不痛快都要拿出来说一遍的那种 。
孩子一样不喜欢 , 而且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他们没有自信 , 这样的影响甚至直至成年都无法消散 。 之前知乎上就有一个话题:
“被父母揭短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看得让人心疼 。
“小的时候我妈经常跟七大姑八大姨讲我的糗事 , 每当他们哈哈大笑的时候 , 我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 以至于到现在我都不愿意站在众人之中 , 不敢上台发言 , 总觉得随时都可能被曝光 , 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人无完人 , 谁没有点问题 , 谁没有犯过错?但如果把孩子曾经的问题当作娱乐去取笑 , 或者是在教育中当作“原来你就不行 , 现在你也不会行”的证据 , 无疑有“一个污点一辈子翻不了身”的绝望感 。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 , 应当就事论事 , 事情过后就尽量翻篇 , 如果比较严重 , 最好还要帮孩子淡化这件事的影响 。
好父母都懂得给孩子留面子,这4个底线再生气也不要碰!
文章图片
除了这种恶意的“揭短”之外 ,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我们警惕的 , 就是开篇的例子 ,
一些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失误” , 也会使得孩子长期耿耿于怀 ,
只要有人提起 , 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 。
假谦虚真贬低
中国式父母 , 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谦虚” , 尤其是在他人称赞孩子时 , 予以否定 , 以示谦虚 。
“没有没有 , 过奖了!”然后用略带嫌弃的语气指出孩子的各种问题:也是不听话 , 特别调皮 , 脾气倔的很 , 也不好好写作业……
我们习惯的自我否定来表达谦卑 , 这类谦虚的本质是为了赢得关系 , 通这类己不那么好 , 来凸显他人的好 , 进而减少彼此之间的排斥感 , 而非真正的谦逊 。
大人自以为是谦虚 , 但孩子的不懂 , 他会把这些实实在在地当成你对他的否定 。
教育著作《中毒的父母》中 ,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说过这样一段话:
小孩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 , 他们会相信大人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 , 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
也有人说 ,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担心孩子因此沾沾自喜 , 不思进取 , 但实际并不会 。 如果别人对孩子的称赞是事实而不是吹嘘的话 , 不妨趁着这个机会 , 大大方方地对孩子表达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