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就业 流浪汉创业做什么好( 二 )


他是一个失败者、说谎的人、商场上的逃兵,没有人把他放在眼内,因为他根本没有与人争胜的条件 。那么,苏宏达如何出人头地 。没有本钱的创业,在成功的大道上遥遥领先,使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超过50万元呢?苏宏达算不上年少有为,他35岁时,仍是工厂的一名杂工,每月收入仅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还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缝纫工作,帮补家计 。35岁,是宏达生命的转折点,一天,他经过住家附近的地产经纪公司,发觉里面的职员在打瞌睡 。虽然那时楼宇买卖情况热闹,偏偏就只有那个地产公司一片冷清,门口张贴的楼宇资料也是寥寥可数,还附出公司的顶让消息 。宏达突然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虽然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颇有积蓄,他决定跟她好好商量 。开始经营业务的时候,他把顾客介绍费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金 。
另外,他采取“死缠烂打”的政策,不怕浪费唇舌,不断为上门的客户介绍适合他们的房子,不到最后一刻——对方终于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他决不轻易放弃 。很多顾客前来地产公司想购买房屋,其实心中也没有什么主意,如果推销者懂得抓住他们的心理弱点,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顾客自然会一切依赖你,不愿再跑到别家地产公司选购的了 。
3、借鸡生蛋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要发展事业,许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得钱来,投资生产,赚回钱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种经营谋略,也叫“负债经营,无钱走遍天下 。”然而,时至今日,当人人都懂得借鸡生蛋时,“鸡”就不那么好借,就得讲究许多技法 。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 。靠做不做都36元的工资,别说摆脱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事业 。没有本钱的创业,想到邻居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钱 。开始借10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根本没动那钱,只是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归还 。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20元,她讲定归还日,他一样不用,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过的任何一分钱 。待潘婶一再夸其“有信用”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己的打算办个”方便居民生活小卖店”的想法和难处 。潘婶也真爽快,笑着安慰他:“放心,你亚贤要办店,借你个万儿八千没问题 。”就这样,岳亚贤凭着良好的“信誉”筹到创业资本 。钱,是投资创业的硬资本,对于无钱或财力不足的人来说,能借到钱,就可心想事成 。中国银行有2000多个亿个人存款,如果你这个商人有信誉,就永远不必为缺钱而发愁 。
4、腰缠百万的富人
黄光裕总算明白了这个理儿 。22岁的广东汕头小伙子还没大摸清赚钱的门道 。他是做家电批发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竞争剧烈,他觉得生存余地大小,一口气向北,直跑到内蒙古 。内蒙古很大,黄光裕转悠了一年,没做成多少生意,却从内蒙人的厚诚人格中学到了赚钱的窍门 。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的家里过年,因为春运车票紧张滞留了几天,闷着没事,就在北京城里逛电器行,遇到和气的店员,老板,就试着联系点业务 。
凭着厚诚人格,黄光裕不“黑”不该赚的钱,把利润最大限度地让给客户 。没有本钱的创业,连黄光裕自己也没料到,三天逛下来,竟然得到了100多万元的订货单 。真是喜从天降 。黄光裕感到自己摸到了生意的窍门,也摸到了财富的大门 。人间正途须奋勇 。转过年来,黄光裕说干就干,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创办国美电器商行 。虽然谈不上多大的实力,黄光裕却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风度,他进最好、最俏的货,卖的却是全市最低的价,没过多久,京津一带的同行们都知道了牛街有个不“黑”人的黄光裕 。黄光裕凭的是厚诚,博得是信誉,做的是买卖 。他的批发业务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