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就业 流浪汉创业做什么好( 六 )


白手起家如何创业1
在宜春,一位残疾人一手创办起了一所自闭症康复教育中心,为许多自闭症的 儿童开创了一片温馨的天地 。近日,采访人员走进其中,看到校长黄宜萍正带着数十名自闭症儿童在这里生活,践行着“为特殊孩子搭起幸福桥梁”的承诺 。
采访人员面前的黄宜萍,开朗、干练而又健谈 。当采访人员问及这一路的历程时,黄宜萍娓娓地向我们讲起她曲折的 创业 故事。
下岗前,她曾任下浦粮管所助理会计 。舒适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虽给予了她安稳的生活,但始终按捺不住她那想出去闯一闯的决心,只因为她比别人更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安逸的生活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相反,时间长了反而会磨灭自己的创业激情 。虽然一个残疾人创业要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艰辛,但她相信,只要永不言弃,成功就在前方 。黄宜萍于是怀揣着梦想,坚定地踏上了 创业之路 ,用不屈不挠的姿态向世人证明残疾人也能在创业上取得成功 。她用坚实的脚印踏平了崎岖坎坷,用勇敢的心劈开了重重荆棘,终让创业之花沿着脚印悄然绽放 。
初次创业:打消顾虑开办私立幼儿园
1992年,黄宜萍从单位下岗 。刚下岗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失去了方向,很迷茫,不知做什么好 。那时,在南昌工作的同学梅珍回家,建议她去开家幼儿园 。听到这个建议,黄宜萍很吃惊,原来她认为幼儿园只有政府才能开,难道私人也能开?带着顾虑,黄宜萍来到南昌参观了梅珍介绍的一所幼儿园 。参观完之后,她感触很深,觉得办幼儿园是个很有前景的事业,并特别感激梅珍给她提供了这么好的创业信息 。
1994年8月,黄宜萍决定利用父母在东浦建的一栋三层楼房开办一所幼儿园 。但她丈夫坚决反对这个决定,毕竟开幼儿园安全责任大太,孩子太小,万一有个闪失可不得了 。黄宜萍的父母也反对她的这个决定 。正愁没有启动资金,大伯的支持让黄宜萍备受鼓舞,看到女儿的决心,黄宜萍父母最终也转而表示支持 。
那时东浦是刚开发的小区,到处在建房,路也不好走,为不影响招生,她便挨家挨户去调查,到开学时,幼儿园招终于收到了16名孩子,并请了一个能吃苦又好学的女孩当老师 。刚开始,因为残疾人的缘故,黄宜萍受到很多冷言冷语,但这些冷言冷语没有挫伤她的积极性,反而激励着她继续前进 。16个孩子被分成了两个班,黄宜萍带的班上有个男孩叫毕辉,其爷爷是一名退休老师,每次放学,毕辉都由爷爷来接 。有一天,毕老师对黄宜萍说:“黄老师,我这两天都很早来接人,但我都站在门外听你讲课,你确实不错,以后一定会是个出色的老师 。”毕老师的话让黄宜萍备受鼓舞,于是她暗下决定:一定要做得更好 。
经过一年努力后,幼儿园有了60多名幼儿 。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黄宜萍虚心向幼教老前辈学习,还参加了市里举办的第一届幼师培训班,于是在那个七月,她天天顶着炎炎烈日,骑着自行车从东浦赶到二中,单趟便是五公里路,外加四十个台阶 。对于黄宜萍而言,那还是个灾难的七月:父亲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她每天上课前都要去看望一下;母亲要同时照顾老伴和外孙女,为了让母亲多休息一会,她和弟弟晚上轮流看护父亲 。但在这种情况下,黄宜萍还是没有放弃学习,并顺利拿到了幼师合格证、园长合格证 。
遭遇变故:家长孩子的支持成精神安慰
幼儿园在黄宜萍的精心管理下,逐渐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入园幼儿达到300名,她于是又租了一栋楼 。但成功的喜悦并没维持多久,黄宜萍便感到事业不光要做大,还要做优,她决定减少生源,退掉租的一栋楼,把自家房重新装修一下;每个班按国家标准的人数招生,以求精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