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特别难受,吃了药没效果,有没有快速治疗的有效办法 口腔溃疡一个月都不好怎么办( 二 )


可是为什么现代医学的很多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 , 效果都不怎么样呢?
那是因为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
有读者就会问了:“博士 , 尚不明确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理解 , 就是现代医学对于为什么会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
我们要知道 , 西医对于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的疾病通常都缺乏十分有效的根治方案 。
所以 , 有着口腔溃疡经历的人 , 难不难受是你的事 , 西医的治疗方案只能是缓解症状、缩短溃疡期 , 减轻疼痛、延长复发周期等方面上 , 而且往往效果还不怎么样?
尽管原因不十分清楚 , 但西医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多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激素因素、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情绪和精神因素、营养素匮乏、微循环障碍、物理刺激等密切相关 。
而且 , 每一个致病因素都有着独特的治病路径 , 呈现为多因多路径一果的疾病 , 所以才会导致吃药就缓解 , 停药就复发的恶性循环 , 这会导致复发越来越频繁 , 疼痛越来越严重 , 吃药等治疗方法之效果越来越差强人意 。
那中医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其实这才是我今天回复这个问题的核心 。
中医治疗口疮 , 辨病辨证整体与局部遣方用药中医对于口腔溃疡的认识经历了千百年的探索和实践 , 有着独特的认知 。
口腔溃疡 , 依据其临床表现和疾病特征 , 中医归于“口疮”、“口破”、“口蕈”、“口糜”等疾病范畴 。
也因为中医经过各代各派的研究和发展 , 对于疾病的认知有着大同而小异的看法 , 所以对于口疮也并未形成统一的认知和统一的辩证标准 。
大体来讲 , 中医认为口疮的发生与外感六邪、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或恣食生冷之品)、平素虚弱或久病不愈等密切相关 。
中医还认为 , 口疮尽管病位在口 , 但与脾、胃、肝、肾、心、肺等关系密切 , 这是因为 , 脾开窍于口 , 心开窍于舌 , 而发生与口腔部位的口疮 , 其原因多与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
但如果从中医经络理论来分析 , 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 , 足太阴脾经“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 足厥阴肝经“下颊里环唇内” , 而任脉、督脉都上络口腔唇舌 , 总之不论从五脏还是经络理论 , 口疮的发生与心、脾密切相关 , 而且与肝、胃、肾等关系密切 , 所以中医认为口疮的发生事实上是人体脏腑和经络功能紊乱的外在表现——疮发生在口腔之颊、腭、唇、舌部位 , 但却是相应之五脏或经络功能失调的表现 。
那都该如何治疗呢?下面简单介绍下——
脾开窍于口:
脾胃主运化水果 , 脾胃运化失司 , 脾经有变 , 则可引起口舌生疮 。
这类口疮 , 经常见其口疮此起彼伏 , 经久不愈 , 若伴口臭 , 舌苔薄白 ,  舌质淡 , 口疮不是很红 , 痛轻微 , 也没有灼热的感觉 ,  中医辨证为中上焦虚寒之证 。
针对这类口疮的治疗可用《金匮要略》所记载的甘草泻心汤治疗 , 如果兼有下焦有热 , 或虚火上浮的 , 可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如果大便稀溏 , 腹痛喜按的 , 此为脾阳虚寒 , 火不归位 , 可用《伤寒论》记载俄理中汤为主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