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耳鸣该怎么办?调整生活规律能消失吗 耳鸣应该怎么消除啊( 五 )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若能找到原发病变,并采取特殊治疗,则不论主观性或客观性耳鸣,均能获得较好效果 。例如分泌性中耳炎常可在吹张或鼓室穿刺抽液后,耳鸣立即消失;又如早期噪声性聋所致耳鸣,一般在脱离噪声环境后,可获得缓解或消失 。客观性耳鸣也多在纠正病因后消失,例如咽鼓管异常开放经保守或手术治疗,解除其过度通畅后,耳鸣即可缓解或消失;又如动、静脉瘘或畸形,通过手术纠正后可使症状缓解;再如椎动脉交通支病变所致耳鸣,常于切除其交通支和病变后得到消失 。
2、药物治疗
(1)改善耳蜗供血
血液供应不良,例如血管痉挛、血管栓塞等是影响耳蜗功能的常见原因 。应用血管扩张剂可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内耳疾病,消除或减轻耳鸣的目的 。
(2)改善内耳组织的能量代谢或神经营养
三磷腺苷和辅酶A等有激活组织呼吸和改善循环系统的作用;都可增强内耳组织供氧;弥可保是一种辅酶型B12,可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
(3)抗惊厥药
这类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滞脑干内的多轴突系统,特别是网状结构,常见的有地西泮、水合氯醛等 。
(4)抗生素治疗
当患者发生感染时,医生会使用抗生素针对性治疗 。
3、掩蔽疗法
主要目的是利用外界的声音来抑制耳蜗或听神经的自发性兴奋增强的活动 。掩蔽疗法的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尚需随访观察 。但耳鸣掩蔽器只能缓解耳鸣症状,以减轻患者痛苦,而不能治愈耳鸣 。掩蔽疗法对部分耳鸣患者尚有后效抑制,即停止掩蔽后,耳鸣仍暂时消失 。
4、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不同的生物反馈信号训练患者进入松弛状态 。其治疗原则是教患者有意识地控制身体各部的感觉,使患者通过学习改变自己身体的反应 。如控制肌张力和血流量等,使患者进入松弛状态,恢复体内相对平衡,以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
5、耳鸣再训练疗法
让大脑逐渐习惯耳鸣声音,在潜意识层面过滤掉耳鸣声音,使患者不会意识到声音 。
6、手术疗法
客观性耳鸣的某些原因可通过手术进行根治,比如切除肿瘤、囊肿等 。目前用以治疗主观性耳鸣,尚无肯定的疗效 。在主观性耳鸣中,若原发耳病本身有手术指征,则可行手术治疗,本身手术指征不强时,则不宜为解决耳鸣而进行 。
7、其他治疗方法
电刺激疗法、催眠疗法、针刺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等,对耳鸣有一定疗效 。
相关药物
血管扩张剂、三磷腺苷、辅酶A、弥可保、地西泮、水合氯醛 。
日常
护理原则
1、休息与活动
(1)患者在发病时尽量休息,或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少量的活动 。
避免一人外出,尤其是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应提高安全意识,有不适感觉时应尽快离开危险环境 。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在症状发作时尽量避免睡眠,症状缓解时适当休息,以改善睡眠质量 。
(3)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可以改善耳部结构的血流,利于改善耳鸣症状 。但是应避免长时间颈部保持过伸位的锻炼,例如骑自行车 。
2、环境
远离噪音 。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 。保持适中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3、饮食护理
建议清淡饮食,限盐 。戒烟限酒,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
4、心理护理
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会诱发耳鸣,或者加重原有的耳鸣 。学会放松心态,调节神经紧张,减轻焦虑,坚定的治疗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