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是中医所说的气虚吗 补中益气汤加味医案( 三 )


5.适当的性生活 , 避免过度房劳 。
6.坚持适当的锻炼 , 合理饮食 , 增加营养 , 增强免疫功能 , 防止复发 。
7.若发现兼有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 应同时治疗 , 去除复发诱因 。
临证经验
尿急大致属中医五淋中的气淋 , 其辨证论治着眼处在于一个“气”字 。实者肝气郁结、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宣 , 宜疏之、导之;虚者中气下陷 , 宜补之、升之 。
肝气郁结者 , 用沉香散加减 , 以疏肝理气 , 常用药如:沉香、青陈皮、白芍、木香、乌药、冬葵子、石韦、王不留行、当归、六一散、琥珀 。
湿热下注者 , 用五淋散加减 , 以清热利湿 , 常用药如:赤苓、生山栀、当归、土牛膝、泽泻、赤芍、碧玉散、车前草、荔枝草、灯心草、台乌药、木通 。
中气下陷者 , 用补中益气汤加杜仲、枸杞子、怀牛膝等以补益中气 。
现代研究进展
1.穴位注射治疗尿频尿急
取穴:气海、关元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 取一次性2.5ml注射器及5号半针头 , 抽取维生素B注射液2ml , 维生素B注射液1ml , 混合 , 穴位常规消毒后 , 垂直刺入 , 稍做提插 , 有针感后 , 注入药液 , 退针按压针孔片刻 , 每日1次 , 7次为1个疗程 。
治疗19例 , 有效16例 , 总有效率约84.2% 。
西医认为本病由自***经功能失调所致 , 气海、关元穴为强壮要穴 , 可益气固涩 , 本病患者年龄偏大 , 多气、阳不足 , 正符合其病机 。且气海、关元穴位多为腰、骶丛神经分布 , 穴位注射不仅具有针刺局部神经的功能 , 药液还能营养调节神经 , 改善局部的生理平衡 , 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尿急
李某 , 62岁 , 农民 , 1997年4月10日初诊 。自述出现尿急2年余 , 一有尿意便急忙入厕 , 稍迟即尿入裤内 , 冬天需备数条棉裤 , 为此十分苦恼 , 曾间断服中西药治疗近40天 , 疗效不佳;常伴有腰膝酸软 , 下肢发冷 , 尿色清白;多次尿常规检查均正常 , 舌淡红 , 苔薄白 , 脉沉细两尺尤甚 。脉症台参 , 诊为阴阳失调而以肾阳虚为主之尿急证 。治拟调和阴阳 , 补肾固脬之法 。
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白芍各12g , 生龙牡各30g , 甘草6g , 大枣5枚 , 生姜4片 , 桑螵蛸、益智仁各12g , 乌药9g 。
6剂 , 每日1剂 , 水煎服 。
服完6剂后尿急明显好转 , 腰痛及下肢凉感亦明显减轻 , 守方再进6剂 , 病获痊愈 。
随访4年未再复发 。
按:患者尿急 , 伴见腰膝酸软 , 尿色清白 , 显系年老肾之阴阳不足 , 肾关不固 , 膀胱失约所致 。故治用桂枝汤调和阴阳 , 龙骨、牡蛎固涩止尿 , 另加入桑螵蛸、益智仁、乌药以补肾缩泉 。由于药中病机 , 故获效较捷 。
小结
1.尿急往往与尿频、尿痛同时发生 , 单因尿急而就诊者少见 。中医药治疗当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2.尿急的诊断当明确病因 , 须作进一步检查 , 以明确诊断 , 判明尿频的性质 , 预后转归及治疗方法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