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

【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为便于各地更好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 国家卫健委组织编制了世界卒中日宣传要点 , 对脑卒中的危害、危险因素、快速识别、康复治疗等进行了介绍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有什么危害?,脑卒中俗称“中风” ,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 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 , 是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 , 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脑卒中可防可治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如何进行脑卒中风险自我评定?,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在全国200个地区连续10余年组织开展40岁以上人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和干预工作 , 并推行了简单易行的脑卒中“8+2”危险评分 。,其中 , “8”是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8项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2”是指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高危: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判断为高危的人群建议立即向专科医师咨询脑卒中的预防 。,中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 , 且患有1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 。,低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 , 且无慢性病 。,对于高中危人群都需给予定期的随访管理 , 同时针对其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诊疗处置 。,如何做好血压管理?,各地应大力开展“30岁及以上公民知血压行动” 。30岁及以上公民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压检测 , 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一旦确诊高血压 , 应积极配合所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 。,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 ,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 可以有效防治脑卒中 。,(一)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7点:,1. 清淡饮食;,2. 适度增强体育锻炼;,3. 克服不良习惯 , 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4. 防止过度劳累;,5. 注意气候变化;,6. 保持情绪平稳;,7.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 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二)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以下5点:,1. 高血压患者 , 应注意控制血压 , 坚持服用降压药物;,2. 高脂血症患者 , 应注意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 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3. 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 , 应积极控制血糖;,4. 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 , 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5. 提升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 , 积极参与、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等活动 。关注所在城市的卒中急救地图和生活区域的卒中中心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中风120”口诀是一种适用于民众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脑卒中 , 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时间就是生命 。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 , 越早发现 , 越早治疗 , 效果也就越好 。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卒中中心等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 得到规范的治疗 , 可增加恢复的机会 , 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有哪些?,脑卒中患者常遗留各种功能障碍 , 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 , 严重影响生活 。及时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至关重要 。理论上讲 , 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 越早规范康复治疗 , 患者预后越理想 。,脑卒中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矫形器治疗、中国传统治疗以及康复护理等 , 不仅需要康复医师的帮助 , 也需要社区、患者自身和家庭共同配合完成 , 从而帮助脑卒中患者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上回归生活 , 重返社会 。,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 ,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识别卒中早一秒 , 挽救大脑恢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