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同样是看电视觉得悲伤,到底只是跟剧情中的人产生共鸣而悲伤,还是因为现实中自己受到了同样的委屈而悲伤?显然,你对自己的情绪识别颗粒度越细就越容易找到自己的痛点,也就更容易找到应对的方法。
PS:有一位德国作者,叫做约翰凯尼格(John Koenig),它花了七年的时间,制作了一本悲伤词典。这本词典里,有8000种形容不同种类的悲伤的词汇,每一种悲伤不只是程度不同,来源、感受、怎样得到缓解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好想看看这8000个情绪词汇,都是啥呀!)
文章图片
第三,终极大法——通过认知加工调节负面情绪
这篇《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效力的差异_心理素质与性别的作用》,基于1000名大学的调查,发现:负面兴情绪调节的关键在于认知加工能力。也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认知来解决心情不好。
这项研究表明——心理素质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更好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推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较强。因此,当遇到压力性生活事件,高心理素质者能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更有效的调动认知资源对情绪情景进行重新解释和分析,进而减弱自己的负性情绪,降低负性情绪的干扰和破坏作用,有更高的社会适应水平。
上面这段话,我翻译一下:事来了之后,记忆力、推理和辩证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件事进行重新解释和分析,然后,就可以不那么负面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是很赞同的,我想“认知加工”首先应该稀释这件事。想起有一段时间,我贱兮兮的想看恐怖片又担心自己被吓破胆,于是我想到一个颇为有效的办法:看完之后,声情并茂的和很多人讲,并且一边讲一边推理(惊悚往往伴随悬疑)。这个“加工”的过程,最后就能很好地消融掉这份害怕。
所以,基于认知加工这个概念,我有两个具体经验:
一是,写日记。利用记忆力重现事件,一方面可以在日记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宣泄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在情绪稳定一些后还可以利用推理能力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分析。2019年,我就找了个小本开始写日记,至今坚持16天。
二是,找人聊。对于比较难以排解的情绪,我还会用找人聊天的方式再次重现让我悲伤的事件,并且利用在表达过程中的推理能力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分析,找寻出路。
【间接性焦虑|间接性焦虑是怎样的体验 间接性焦虑怎么调节】以上就是间接性焦虑是怎样的体验 间接性焦虑怎么调节,请大家继续关注。
- 开端|《开端》结局是be了吗 《开端》大结局是什么
- 无影手奶爸|“无影手奶爸”抱着娃“偷吃”雪糕火了,娃就说是不是玩不起
- 父母|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目标感|孩子懒惰没有目标?比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 你的动机是好的,行为却并不智慧
- 天使科普:这些表现是孩子智力低下的早期信号,家长可以注意了!
- 萱萱|伺候儿媳坐月子,三方面要多忍让,是诱发“婆媳矛盾”的关键点
- 《流光之城》|《流光之城》七爷结局是什么 孟七爷喜欢冯世真吗
- 孟绪安结局|《流光之城》孟绪安结局是什么 冯世真和孟绪安有感情线吗
- 蚂蚁庄园|蚂蚁庄园下面哪个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 1月22日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