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如何护理 心律失常的护理问题( 二 )


1、心律不齐的分类:
一类是生理性、一类是病理性,前者主要与生理变化有关,属于正常反应,无需治疗 。常见于年轻人,如吸烟、饮酒、饮用浓茶或浓咖啡、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熬夜后等 。此类人群经充分休息,消除诱因后,可有效缓解 。
后者多出现在心脏病患者中,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等,尤其在发生心衰或急性心梗时,其他病因包括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甲亢或甲减等 。此类患者需及时查找病因,对因治疗 。
2、心律不齐患者注意事项:包括积极的治疗以及非药物干预等 。
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疾病所致的心律不齐,患者必须遵医嘱进行治疗,尤其是心脏病患者 。此外,还需对症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等 。
②定期复查:心律不齐者应注意定期复查,以监测不利的威胁因素,及时规避 。有时心律不齐有一定先兆症状,患者应注意自我监测,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
③生活干预:心律不齐的发生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息息相关,应注意个人管理,包括保持良好心态,切忌情绪波动;适当运动,运动有助改善心肺功能,应注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心律不齐者切忌长期紧张、高压工作,切忌熬夜,应注意保证充足睡眠;科学饮食,规律饮食,切忌饮食过饱、暴饮暴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在保证均衡营养的同时,注意低脂、低热、低盐,少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生活环境,保证舒适、安逸环境,切忌长期待在嘈杂、拥挤的环境中 。
ccu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ccu的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
除了遵守护士职责和护理人员行为守则,护理规范,需要熟悉的各项工作制度,极危重症急救处理原则,操作流程,交接班儿制度 。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仪器使用保养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学习有关急救预案,掌握心血管疾病护理知识,心电图的识别,能熟读各种异常心电图,不断学习专科药物知识及治病药物手册,不断加强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 。
如糖尿病等 。脑血管疾病知识的技能培训,掌握专科仪器操作和专科技术 。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心脏临时起搏器,输液泵等操作 。掌握心肺复苏术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专科疾病的氧疗 。掌握专科疾病护理 。如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重症的观察与护理 。心脏介入的观察与护理 。
此外,应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无论是与医生的抢救配合 。还是与家属的交流,都应该保持一名从业者的专业 。
如何正确地预防和护理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原因不明的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室扩张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或房性心力衰竭多见 。
【病因】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与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关系,病毒感染可引起心肌细胞直接受损,或引起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如抗肌浆球蛋白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这些自身抗体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组织 。本病有家族倾向,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 。近年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中心肌膜β受体密度下降,与交感神经系统失调有关 。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常发生于年青人,多在40岁以下,可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充血性左心衰或全心衰表现及多种心律失常 。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和猝死 。
2.体征
心界向左下及两侧扩大,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第三及第四心音奔马率,严重左心衰时可有双肺底湿啰音,全心衰时还有右心衰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及下肢水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