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父母最出力不讨好的爱,包办孩子的一切( 二 )


文章图片
杨澜的教子经历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 。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
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当父母以爱的名义操纵孩子任何事的决策权时,就是一种强制性、压迫性的爱 。这种爱由于缺乏尊重,孩子不但不会快乐地接受,反而会感到厌烦不堪 。
而且这种越俎代疱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很容易让孩子后来事事都依赖父母,却事事都消极应付 。因为兴趣才是走向成功的前提,当孩子在父母摆布下做着枯燥无味的事情,他完全是心不在焉,又怎能把事情做得卓有成效呢?
真正负责任又聪明的父母,是在孩子嗷嗷待哺的时候,无微不至地照顾,而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却又渐渐地放手,适时地退出 。
因为他们懂得,教会孩子学会飞翔的方法不是父母成为他的翅膀,而是让孩子自己在成长中渐渐扎满羽翼,然后学飞,再展翅高飞 。
02 事事亲力亲为,即使培养个天才也是巨婴!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 。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
可是中国的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宁愿付出一切 。他们明知道自己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明知道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自己去单独生活,可是,但凡在陪伴孩子的每一天,他们都恨不得事事躬亲 。
其实,这种看似无私的爱却是自私的 。因为父母剥夺了孩子锻炼生活技能的成长权 。孩子就算将来长大成人了也是拴在父母裤腰带上的巨婴 。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现代版的《伤仲永》――当年被誉为“东方神童”的魏永康的故事:魏永康,2岁就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就基本完成初中课程,8岁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13岁就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

杨澜|父母最出力不讨好的爱,包办孩子的一切
文章图片
在魏永康成长和学习的这一二十年中,他的母亲几乎是天天都陪伴身边,悉心照顾 。每天早上他母亲会替他把牙膏挤好,把要穿的衣服搭配好 。即使在17岁考研究所之前,也是他一边看书,一边由母亲喂饭 。
在魏永康妈妈看来,天才儿子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 。她认为孩子应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读书上,将来功成名就,这才是孩子的首要任务 。
可是在魏永康考上博硕连读后,他离开母亲的照顾,生活一下子乱成了一团糟 。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房间不知道打扫,室内臭烘烘的……
他由于总是窝在寝室里看书,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一门功课记零分 。结果由于他没上交毕业论文最终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
魏永康的例子可谓是一个辛辣的讽刺:天才不惧高山,却被土丘绊倒 。而绊倒他的小土丘却是寻常人都会的基本生活技能 。
真正教子有方的父母都知道:在孩子年少时陪伴孩子只能是伴其左右,护其安好,而不是全方位的事无巨细的代劳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才是你对他最大的帮助和保护 。
只有这样,当孩子有一天要独自远行时,你才能放心地含笑目送他踏上征程 。
正如美国作家邓肯所说:我们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两条腿走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