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医说】抽动症?多动症?迷迷糊糊分不清( 二 )


什么是多动症大家常说的“多动症”,医学专业名词叫做“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四大核心症状,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
本病在临床并不少见。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在3~10%之间,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
本病需要除外正常儿童的多动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有活泼好动的有内向安静的。活动过多及情绪冲动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正常儿童的多动以男孩多见,也表现有好动和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但这些孩子的多动常与外界无关刺激过多、疲劳、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力被过多的打扰、生活习惯不规律、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没有学习困难或适应困难的表现。通俗地说,多动症“管不住”,正常儿童的多动“管得住”。

多动症|【儿医说】抽动症?多动症?迷迷糊糊分不清
文章插图

需要强调的是,多动症的诊断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经常有智力低下的孩子以“坐不住、不听话”被家长以“是否有多动症”带来就诊。其实,这些孩子的所谓“坐不住、不听话”是和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关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动症。
诊断还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目前多数量表是针对6岁以上孩子的,也就是说6岁以下的孩子诊断多动症要要谨慎再谨慎(对于症状特别典型的孩子,年龄可放宽至4岁)。这也是和孩子的发育密切相关的。
年龄越小的孩子,自控能力越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越短。无论体格还是智力还是自控力,孩子都是不断发育完善的个体,我们不能对2岁的幼儿和8岁的学龄儿童提同样的要求,这也是儿科和和成人科最大的区别。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程度轻重不一,对孩子的影响也轻重不一,要个体化治疗,并且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和家长的密切配合,是对家长耐心和细心的极大考验。
当然,无论是抽动症还是多动症,就其诊断而言,详细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是至关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症状学诊断。
尤其对短暂性抽动障碍而言,有时候可能什么检查都不用做,有时候会做不同的检查,但这些检查是为了除外其他疾病的(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惑之一:既然我这些检查都是正常的,为什么还是诊断抽动症呢?),比如临床就碰到过短暂性抽动障碍同时有肌阵挛癫痫的,虽然机率不大,但仍需医生提高警惕仔细鉴别,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

多动症|【儿医说】抽动症?多动症?迷迷糊糊分不清
文章插图

就治疗而言,无论是抽动症还是多动症,总体治疗原则是一样的,但更是个体化的,和孩子的病情轻重程度、家长和孩子的诉求(保守还是积极)、医生的治疗态度(保守还是积极)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抽动症和多动症不是同一个病,但二者可以“共生”。家长们没有必要闻抽动症、多动症而色变,也不需要过度焦虑。具体是哪个病,是否需要做检查,到底要不要治疗和怎么治疗,就把这些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医生吧!
参考文献:
汪翼.儿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多动症|【儿医说】抽动症?多动症?迷迷糊糊分不清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