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疼痛位置还会再痛吗 为什么痛风过后还有隐痛( 四 )


什么是溶晶痛呢? 临床上亦称转移性痛风或继发痛风 。顾名思义 , 这意味着尿酸盐结晶溶解时引起的疼痛 。
通常我们的血液、组织液中游离的血尿酸、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的尿酸盐结晶 , 平时都是动态平衡的状态 。使用降尿酸药物后 , 血尿酸水平急剧下降 , 痛风患者组织液和关节滑囊液中血尿酸水平也随之下降 。
此时 , 为了补充组织液和关节滑囊炎中的尿酸 , 附着在关节滑膜、软骨或软组织上的尿酸盐结晶会溶解剥落 , 但尿酸盐结晶出现这种情况时 , 体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就会蜂拥而至 , 试图吞噬 。这其实和痛风急性发作的炎症反应一样 , 有时会出现疼痛 。
一般来说 , 这种“溶晶痛”表明疼痛程度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更差 , 疼痛发作的部位可能是全身 。通常 , 如果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有尿酸盐的结晶沉积 , 尿酸下降中可能会发生“溶晶痛” 。
溶晶痛的临床特点如下
一般出现在血尿酸水平急剧下降时 , 尤其容易出现在首次降尿酸所用药物剂量较大时; 溶晶痛发作次数多次 , 常在3个月内反复出现 , 但疼痛程度相对较轻 , 而后呈减少趋势; 随着溶晶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 , 影像学或关节镜提示关节腔内尿酸盐晶体体积明显减少 。有痛风石的患者 , 易发生溶晶痛 。降尿酸药物使用时需使用预防药物避免疼痛的溶晶痛现象是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合并发现 , 一般70%的痛风患者在单纯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会发生溶晶痛 。
刘医生反复强调的是 , 使用非布司出现全身疼痛 , 不是治疗无效 , 不是病情恶化 , 而是血尿酸下降的反应 。我们在发生溶晶痛后 , 监测尿酸就能知道 。
但是 , 也有减少使用非不列颠后出现的溶晶痛的方法 。临床常用方法主要有:
初始剂量:非不列颠首次给药20mg/天开始 , 给药4周后可根据血尿酸值逐渐增加用量 , 每次增加20mg左右 , 最大不超过80mg 。非猪前预防用药:降尿酸药物治疗前2周可开始服用小剂量消炎镇痛药 , 一般可使用秋水仙碱0.5~1.0mg/天或非甾体抗炎药 。使用非不列颠预防药物:给予降尿酸治疗同时预防急性发作的药物 。通常有痛风症状、痛风石症状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建议给予6个月以上的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 对无上述痛风症状者 , 给予3个月以上消炎镇痛治疗 。
使用非不列颠避免急性发作诱因:生活调理是药物降尿酸治疗的基础 , 避免高嘌呤饮食、酗酒、高果糖饮食、暴饮暴食、饥饿、疲劳、外伤等诱发急性痛风发作的诱因 , 同时利尿诱发痛风发作使用非不列颠的时候请多补充水分 。如果每天补充2,500ml以上的水 , 使溶出的尿酸迅速代谢 , 白细胞就不会再次吞噬而引起溶晶痛 。出现“溶晶痛”现象 , 刘老师建议 , 在不停药的情况下 , 加入消炎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 减少炎症反应 。
降尿酸的药物需要继续治疗 , 不能因为降尿酸过程中出现痛风就放弃 。
痛风患者吃药后脚跟痛是什么原因?首先要了解痛风是什么 , 便于理解 。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 目前被认为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有关 , 由于尿酸排泄减少 , 机体不断摄取、产生 , 血尿酸升高 , 长期维持血尿酸结晶高水平 , 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 , 沉积的结晶在关节内和关节内痛风合并肾脏病变 , 严重者可能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 。关节破坏一般与痛风结节有关 , 长期痛风也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