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教杂说”之九十三:《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标签:
分类:
《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赵忠心
原始新闻
据报道 , 前些年的一个夏天 , 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学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访了北京数所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儿园 。 这些幼儿园收费高、名气大、设备高档 , 倍受年轻父母青睐 。
然而 , 考察的结果 , 却令德国专家非常失望 。 专家坦率地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 你们今天的一些幼教理论还在重复着西方昨天的错误 。 ”
据陪同的中国专家说 , 在北京一个标榜与国际接轨得最紧密的现代寄宿幼儿园里 , 艾博士见到的却是最厉害的灌输教育 。 这家幼儿园里 , 竟然没有一个专门为孩子们玩“过娃娃家”而布置的角落;书架上也没有任何孩子做手工用的材料 。
最令人震动的是 , 凡孩子目光所及之处贴的只是中国汉字 , 联绵不断 , 从教室一直延续到寝室 。 据说这家幼儿园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认识一千多字 。 在北京一处婴儿早期教育基地 , 一个9-16个月的婴幼儿上课时间竟长达45分钟 。
艾博士亲眼目睹了两千名中国儿童在幼儿园里的生活 。 看完这些幼儿园之后 , 感叹道:
“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累的 , 他们的生态环境是最不宽松的 。 ”
作为权威的幼教专家 , 艾博士非常反感把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强加到幼儿园孩子身上的做法 。
艾博士强调说 , 人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证明: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 , 孩子只有自觉自愿的情况下 , 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 。 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不可能来自被动式的说教 , 对孩子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 实际上 , 单纯地提前学习时间并不能加快生长的时间表 , 不应该人为地提前或推后 。 已经有无数的事实证明 , 违背教育的自然规律是会受到惩罚的 。 有时一个错误的教育理论将会导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营养不良” 。
针对我国目前幼儿教育的误区 , 艾博士指出 , 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 而应该回到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这个出层面 , 而不是随意拔高 。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纯洁性的问题 , 现在很多小孩的教育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 对家长而言 , 孩子教育如同是花钱购买的商品 , 还要期望升值 , 这对孩子来说压力太大了 。
我的评论
我对外国人的话从来不盲从 。 但如果说得有道理 , 我还是赞成的 。 比如这位德国幼教专家对中国幼儿教育的评价 , 我认为是中肯的 , 实事求是的 , 负责任的 。 很值得中国年轻父母和幼教专业工作者深思 。
中国许多有识之士 , 就曾经批评过我们的幼儿教育 。 但没有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 中国和外国的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指出我们幼儿园教育的弊端 , 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了 。
中国的幼儿教育 , 多少年来是称为“学前教育” 。 这个提法似乎是从前苏联传过来的 , 值得商榷 。 所谓“学前” , 顾名思义 , 就是为上学做准备的教育 。 这种提法本身 , 就反映一种“急功近利”教育思想 , 而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 。。
幼儿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预科” , 不仅仅是为了入学;而应当看做是孩子一生成长、发展的奠基工程 , 不仅是为了孩子进入小学打基础 , 也是为孩子未来的、终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 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 。
应当把眼光放远一点 , 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 让孩子们在游戏和玩耍中 , 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