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那些小逝去,亲爱的小孩|为什么长大后就不像小孩那么好哭了?( 三 )


当然,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又独立的,成长的喜悦与苦恼各不相同。因此,真正的成长一定是尊重个体和个性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达成。

别怕那些小逝去,亲爱的小孩|为什么长大后就不像小孩那么好哭了?
文章插图
《亲爱的玻璃小孩》插图。
《亲爱的玻璃小孩》展现的就是一个独特的孩子在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抗争与认同。这个叫吉赛尔的女孩是个玻璃小孩,与众不同的她是透明的。这种不同为她带来外在关注的同时,也埋下了隐忧,因为她无法拥有“秘密”,她内心深处的想法,即便只有一丝丝黑暗,也能轻易被人看到。
吉赛尔的成长跌宕起伏,她感受了外在截然不同的声音与评判,也经历了儿童文学主人公惯常的成长模式:在家——离家——回家,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终于有一天,当她不再全身紧绷,有勇气回到带给她伤害与苦痛的家乡,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她完成了真正的成长。

别怕那些小逝去,亲爱的小孩|为什么长大后就不像小孩那么好哭了?
文章插图
《亲爱的玻璃小孩》插图。
毕竟,所谓的成长就是悦纳自我,倾听并回应内心的声音,找到自我的平衡与和谐,无惧外在的眼光与评议。“脆弱、光明、透明,并不坚固,但果敢坚定。是的,所有这一切,都是她。”这才是成长应该有的理想模样——每一个亲爱的小孩都能勇敢地走向成长,并且葆有完整、丰富而多元的自我。
正如《亲爱的小孩》富有哲思的开场文字:“小孩是个小小人……小孩不会永远只做个小孩,有一天,他们会变了模样。”是的,亲爱的小孩会迎着明亮的那一方,蓬勃欢乐、勇敢坚毅地不断生长。当童年消逝的声音一再响起,当捍卫童年成为一种文化主张的时候,我们会彷徨犹疑,会缅怀回望。但已然长大的我们,尤其是为人父母者更应该重视的是当下的力量,信任亲爱的小孩的主体力量,让其小小灵魂有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和他们一道,满心欢喜地创造自在而充实的童年。
【 别怕那些小逝去,亲爱的小孩|为什么长大后就不像小孩那么好哭了?】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胡丽娜;编辑:申婵;校对:李铭。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