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021年11月15日,小英成功生下了健康宝宝。 通讯员供图
襁褓中新生的婴儿,小嘴巴翘起,作吮吸状……满月了!12月16日,抱着刚满月的宝贝,28岁的小英(化名)幸福写在脸上。孩子来之不易。小英是一名心肺联合移植患者。7年前,她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接受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奇迹般重获新生。
7年后,奇迹再次发生。11月15日小英在医院多个学科护航下,顺利诞下一名体重3.4公斤的健康女婴,为她带来了最美的生命“二次方”。至此,她也成为全国首例妊娠并成功分娩的心肺联合移植患者。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
采访人员 李琪 通讯员 沙丽娜 赵丽萍
【 心肺移植|国内首例!心肺移植后诞下新生命】 心肺联合移植后她获新生
2011年,不到20岁的娄底女孩小英,被确诊先天性心脏室缺,且继发重度肺动脉高压。随后,小英接受了手术,但继发性肺高压已经逐渐发展成“艾森曼格综合征”,她变得呼吸困难,经常性咯血……
好的情况下,小英可以存活一两年;不好的情况,她随时会失去生命。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是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终末期唯一有效的方法。
2014年10月17日,湖南11岁男孩刘爱(化名)因脑瘤医治无效,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旅程。他的父母一次性捐赠了7个组织器官,其中就包括心脏和肺脏。幸运的是,小英跟刘爱配型成功。
“这次手术是一场硬仗”。今年12月16日,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周新民教授介绍,联合移植手术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高风险、高难度特大型手术,即使在发达国家,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不到50%。 在医院多位专家的护航下,小英成功完成了移植。
此后,周新民一直指导她规律复查,小英总是亲切地喊他“周爹”,工作生活里的大小事都会向他分享。
攻克重重难关挑战“不可能”
2020年小英结婚了。“周爹,我想生个孩子。”当周新民听到小英提出的这个想法,不禁一惊。
心肺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怀一个小孩,相当于一个重体力的劳动,极大地加重了心肺负担,妊娠期间可能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容易出现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肾功能衰竭以及急性排异反应等并发症,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孕期严重感染,致使产妇与胎儿的健康都会受到威胁。
更何况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一例成功经验,这风险实在太大!即使在国外,心肺联合移植患者很多出现胚胎停育、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情况,成功分娩的案例屈指可数。
“为了生命再拼一次,挑战不可能!”不忍小英绝望,周新民找到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彭龙开教授和产科主任黄健教授,经过共同探讨,几位专家决定挑战不可能。
经过充分的孕前评估,小英可以考虑受孕。可她吃了7年抗排斥药物,对胎儿影响有多大?
彭龙开是国内最早探索器官移植患者妊娠的专家,他查阅了各种文献,根据小英的情况,提前撤除影响怀孕以及胎儿发育的药物,个体化实时调整了抗排异药物、免疫抑制方案,为小英做好备孕、怀孕、生产的准备。
多学科护航“生命奇迹”
2021年初,小英自然受孕成功。
医院专门建立了一个“分娩护航小组”,集结了产科、心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器官移植中心、麻醉科、手术部、护理部相关科室的专家,开展多次会诊。
“原本挑100斤重担的人,现在要挑145斤,普通人都很难,何况是心肺器官移植的患者。”小英的主治医生——产科教授皮丕湘介绍,当时小英心律已经达到120以上,身体各器官负担加重,专家们对她加强了产前监测,对她心脏和肺脏进行认真评估。
- 国内宝妈带一个娃都吃力,为何国外妈妈能带好几个娃还很轻松?
- 疫苗|国内宝妈带一个娃都吃力,为何国外妈妈能带好几个娃还很轻松?
- 五胞胎|国内第一例“5胞胎”长大了,都已经年满18岁,家庭现状却令人叹息
- 吉林三代试管移植成功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 今晚降油价|今晚降油价加满一箱少花4元 国内油价开始下调了吗
- 复必泰|复必泰有望成为国内加强针 复必泰是什么新冠疫苗
- 肺移植|著名肺移植专家再出手,百草枯中毒女孩获救!
- 国内灭活疫苗|国内灭活疫苗对多数变异株的保护效果怎么样 新冠病毒变异3个特点
- 移植|记得1988年国内第一例试管婴儿吗?经过很多转变后,如今这样
- 孩子|国内首例“五胞胎”,18年过后那些孩子过得如何?现状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