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爱耳日到来,耳朵是聆听世界的窗口,人民日报总结了生活中的10个伤耳小习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周围,引发大家对保护耳朵听力的重视,如何保护听力健康?下面带来全面介绍。
文章图片
生活中10个伤耳的小习惯?
1、坐地铁公交时晚耳机
在地铁及公交车等嘈杂环境中,很多人会不由自主、调高音量盖过噪音,长此以往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
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专家建议,使用耳机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尽量用耳罩式耳机,而不要用插入式耳机;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耳机,可避免音量过大,伤害听力。
2、长时间煲电话粥
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专家建议,打手机应长话短说,一次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此外,免提对耳朵伤害最小。
3、用硬物掏耳朵
耳屎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粘稠液体,有人习惯经常性的掏耳朵,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经常用硬物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还可能弄坏耳膜。用棉棒火柴棒等掏耳朵,将火柴头或者棉绒遗漏在耳朵里,也会对耳朵造成损伤。
4、经常去泡吧、KTV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 损伤人的听力,KTV等音量较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控制区的次数和时间。值得提醒的是,感冒或过于疲劳的人群尽量不要去噪音较大的场合,此时免疫力弱,如果再遭到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文章图片
5、身体过于疲劳,压力大
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25岁至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患者在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感觉到声音遥远,然后突然听不到声音。
6、乘坐飞机 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很多人会感到两耳发闷,疼痛,听到的声音变小,头晕等症状。这是因为飞机从高空急速下降引起鼓室内外压力差值过大,造成的中耳损伤,即耳气压伤或航空性中耳炎。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注意做吞咽动作,防止航空性中耳炎,必要时使用药物以收缩血管。
7、滥用抗生素。
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于少年儿童。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很好的控制感染,可同时引发的副作用是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早检测,进行预防。
8、用力擤鼻涕、吸鼻涕。
用力吸鼻涕或擤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医生表示,用力擤鼻涕,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鼻窦,引起鼻窦炎,也可能会使鼻涕挤入泪管,引起眼结膜感染,甚至侵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十:对感冒、鼻炎、咽炎不理会。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医生提醒,分泌性中耳炎不会流脓,容易被忽视。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防治措施为积极治疗鼻腔和鼻咽部疾病,并配合使用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措施。
- 2022年初中生“标准身高表”:超半数学生未达标,别让孩子拖后腿
- 婴幼儿该不该频繁理发的三个原因,宝妈能从中发现宝宝的健康情况
- 妈妈们|除了去医院,孕妇怎么判断腹中胎儿是否还活着?
- 辣妈|辣妈“六亲不认”式送三胞胎上学,像极了传说中的“赶鸭子上架”
- 新生儿|巴西“臭脸女婴”火了,眼神中充满“杀气”,网友:这娃有起床气
- 生活|孕早期先兆流产,60%都是这个原因引起,其他因素可人为杜绝
- 生活|80后独生子女心声,“四个父母”不是难题“两个孩子”才最发愁!
- 一家人|否认生二胎后霍思燕女儿曝光,嗯哼在节目中说漏嘴被杜江打断
- 校园|绿色学校 | 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弘扬生态文明 巧建生态校园
- 外婆|在孩子眼中,外婆和奶奶有什么区别?听听孩子们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