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反内卷|年轻人如何反内卷 如何看待年轻人反内卷

在“万物皆可卷”的今天,个各行业之间内卷严重,大家不知不觉间主动或被动加入了内卷的行列,“反内卷”似乎变成了对所有竞争和努力的嘲讽,如何看待年轻人反内卷?下面带来介绍。

年轻人反内卷|年轻人如何反内卷 如何看待年轻人反内卷
文章图片

年轻人如何反内卷?
在“万物皆可卷”的今天,唐晓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大一。继清华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开设的《摸鱼学导论》登上知乎热榜后,她和国际关系学院一位大一同学的《内卷学导论》也出现在网络平台。
唐晓晴所在的“课程群”里,有300多名同学。在“内卷课”上,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们重新开始探讨内卷的含义和表现,为的是消解内卷带来的现实焦虑,他们会分享各种极端的“内卷”案例,也谈论社会热点。“老师”则会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述自己的旅行故事、给同学们播放影片;同学们的“作业”则是分享拍到的春色,手机里舍不得删的照片和背后的故事。来听课的同学大多抱着轻松的心态参与其中。毕竟花时间来开或者上这样一门课,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内卷的事。
“内卷”这个起源于人类学的专业词汇,在近一年内成为网络热词,主要指在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为了争夺资源进行的非理性的过度竞争。其含义的外延已经被扩大化,俨然“万物皆可卷”。微信群里迅速聚集起了300多人。木已成舟,他“不得不去上这门课了”。不过,由于时间关系,这门课只上了一次,陶然讲了内卷的含义和现状,并发起了投票来了解大家对内卷的看法,他向全现在分享了结果——大部分同学认可内卷现象的普遍存在,但也存在被放大和曲解的现状。不少人还认为,如果社会有倾颓的风险,适度的内卷是有益的。
当然,陶然也强调,这门课完全不是鼓吹内卷,而是希望大家避免落入恶性竞争的怪圈,并通过分享学习经验,来让同学们更高效地学习。
除了对内卷本身的审视外,“内卷课”也引申出了对“反内卷”的反思。当“万物皆可卷”的时候,“反内卷”似乎变成了对所有竞争和努力的嘲讽。“比如我说我去学习,大家就会说‘你又要去卷了’”,陶然认为,单纯的努力,不能被认为是内卷。
目前,她的《内卷学导论》目前还在继续。大家投票决定清明节照旧上课后,经过又一轮投票,4月3日的第三堂课首次采用聊天室的模式,唐晓晴将聊天主题定为“近期你经历的治愈瞬间”,她也想好了预案,“如果没有人讲话,我可以给大家唱歌,毕竟我可是出了名的五音不全。”

年轻人反内卷|年轻人如何反内卷 如何看待年轻人反内卷
文章图片

如何看待年轻人反内卷?
1、这怎么说呢,无论年轻人多么反对内卷,大部分人也还是主动或被动的加入了内卷的行列。真要那么容易摆脱,也就不会大家天天吐槽内卷了。
要我看,真要想摆脱内卷,只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暴富。暴富了财富自由了,让你卷起来的绝大部分因素就不是事儿了。工作可以自己决定做不做,孩子可以用钱打造培养团队,大城市还是度假海岛你自己随便选。当然就不内卷了。
另一条路是不生孩子。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暴富是不可能的。在这个前提下,最大的造成内卷的负担就是生孩子。一旦不生孩子,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就等于省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长期开支。那立刻无债一身轻,工作都可以随便一些了。
所以做不到这两点,还是得内卷,逃都逃不开。当然,降低个人精神和物质需求也行,就是不太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