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竹如|曾国藩养成的这一习惯伴随了他的大半生,浮躁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修身韫德,恬淡静养。静养是曾国藩修身、养生的重要方法。从很年轻的时候起,曾国藩就养成了静养的习惯。此后一直到他去世的当天,这一习惯伴随了他的大半生。

吴竹如|曾国藩养成的这一习惯伴随了他的大半生,浮躁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文章插图

1842年,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几位弟弟说:“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翰苑英才不是那么好当的。为了不丢脸,必须努力温习功课,天天学习。各种应酬也很多。这些事情耗费了曾国藩大量的精力,让本来身体就不怎么好的他得了耳鸣的疾病。朋友吴廷栋(号竹如)告诉他,要想治好耳鸣,只有静养一个办法。于是,曾国藩开始改变。

吴竹如|曾国藩养成的这一习惯伴随了他的大半生,浮躁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文章插图

除了疾病迫使曾国藩静养外,他的老师唐鉴特别强调一个“静”字,也对他立志静养起到了很大作用。唐鉴对他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一个人做不到心静,就做不好修身。曾国藩的静养之法,主要是静坐。他为自己制定的日课十二条,第二条就是:“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曾国藩每天静坐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当天。他去世的时候,正是“端坐”着的,也就是在静坐养神。
【 吴竹如|曾国藩养成的这一习惯伴随了他的大半生,浮躁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吴竹如|曾国藩养成的这一习惯伴随了他的大半生,浮躁的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文章插图

很多人在静养上,做得非常差。事情特别多的时候,千头万绪,修身方面总是破戒,无恒,意志不坚,感觉特别不好。明知道睡前如果在床上读几十页书的话,心里就会澄净很多,但也一直没能坚持下去。心总是浮的,躁的,心态很不好。相信不少朋友和这状态差不多。有的朋友沉溺于游戏,有的沉溺于打牌,也有的是忙于做正事,真正做到闲适坦荡的,恐怕很少。不妨学学曾国藩,每天给自己的心灵几十分钟沉静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