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

近日,全国各地天气都在转凉。一位妈妈向小编诉苦:“现在天气太任性,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服了。昨天早上有点冷,我给孩子穿上了厚衣服,结果中午出了大太阳,孩子在幼儿园里运动出一身汗,老师让不要穿那么多,今天特意给孩子穿少了点,又被老师‘批评’了,说我给孩子穿少了……”


【 老师|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老师|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
文章插图

各位家长,你是不是也有这种困扰呢?早晚凉飕飕,中午热烘烘,每个人穿衣都不一样。在这个“乱穿衣”的时节,家长们总会在两种说法中纠结:
春捂秋冻,秋冬交替时不能给娃穿太多!
VS
一换季娃就着凉感冒,必须多穿!
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穿衣真理”呢?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如何穿衣才最合适呢?花信教育小编咨询了几位幼儿园老师,她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起去看看吧~
如何判断孩子是冷还是热
如何判断孩子冷不冷,以做到适时地给TA加衣、减衣呢?正确的方法是摸摸孩子的颈部和背部。颈部温热,手脚微凉是孩子最好的穿衣状态。
■ 如果颈背温热,说明穿衣合适。
■ 如果后颈已经出汗或变得粘乎乎,说明穿多了。
■ 若后背发凉,四肢摸起来也凉凉的,则需要增添衣物。
在此,老师温馨提醒:有的家长习惯通过摸小手来判断孩子的冷暖,觉得手脚暖和才是合适。其实手脚属于血液循环的末端,反映的冷热程度并不准确,以此为标准给孩子增减衣物,常常会出错哦~


老师|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
文章插图

如何给孩子正确穿衣?
初冬早晚温差大,长辈们担心孩子身体柔弱,受不住寒,纷纷迫不及待地给孩子加上了层层秋衣、毛衣。一位幼儿园老师就向小编反映,她在活动前给孩子增减衣服时发现,十个有八个孩子身上都是汗,一点都不夸张!因此,让孩子正确穿衣要把握以下原则:
原则一|穿衣要把握“三暖二凉”原则
幼儿园活动较多,孩子们比成人运动量大,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添衣服时,不要一味贪多,要把握“三暖二凉”的原则:
1、三暖:背暖、肚暖、足暖
保持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孩子的肚子连接脾胃,如果腹部受凉的话,会造成脾胃虚弱,从而引起腹泻等疾病;小朋友脚上的神经比较多,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2、二凉:头凉、心胸凉
儿童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所以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小朋友如果穿着过于厚重,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所以,要保证孩子心胸凉爽舒适。
原则二|穿衣有度,认准26℃
一般来说,孩子感觉舒适的体感温度约为26℃,所以就衍生出了一个“宝宝穿衣黄金公式”。数学不好的爸妈也不用急,这个公式非常简单:
穿衣温度=26℃-环境温度
也就是说,如果今天的温度为22℃,那么穿衣温度=26℃-22℃=4℃。


老师|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
文章插图

原则三|遵循“洋葱式”穿搭原则
洋葱式穿搭,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穿搭。层数多,衣服间空气流通更好,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干。这样的穿搭,也便于根据天气变化以及不同场合的温度,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