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躁郁症天才”10年翻译外国著作20多本,特殊孩子需要特殊教育

“躁郁症天才”10年翻译外国著作20多本,特殊孩子需要特殊教育 。
近期,在网络上有篇文章《我们的天才儿子》被广泛转载 。故事的主人公金晓宇被网友称为拥有“杭州版的美丽心灵” 。
据悉,金晓宇是一位躁郁症患者,10年里金晓宇通过翻译外国著作20多本来与命运抗争 。
他的作品有英文、日文,横跨小说、哲学等三四个领域 。这是一个残酷的故事,一位如此优秀的孩子,身体和精神却有些异于常人,但是这同时也是一个温柔的故事,故事中再现的金晓宇一家真实的生活,蕴含着最令人感动的温柔 。
翻译|“躁郁症天才”10年翻译外国著作20多本,特殊孩子需要特殊教育
文章图片
笔者以为,在这篇文章刷屏的背后,有一个关键点——那些有点特殊的孩子的成长、成才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
不可否认,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快乐,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很多疾病、比如抽动症、抑郁症等很多精神类疾病往往在学生中间被诊断出来 。这样的病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很快就治愈、一下子就克服 。
翻译|“躁郁症天才”10年翻译外国著作20多本,特殊孩子需要特殊教育
文章图片
关注这样一类特殊孩子的学习成长,不难发现,其实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
从学校层面讲,一些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发现有精神异常的学生,往往担心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一种潜在的威胁,故而将其劝退,如果或者“治疗痊愈在送校” 。尤其是这个生病的孩子还有辱骂他人、不服从老师管教等很多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似乎更“顺理成章” 。但是,笔者以为,这不该是学校将孩子推出校外的理由 。
翻译|“躁郁症天才”10年翻译外国著作20多本,特殊孩子需要特殊教育
文章图片
不可否认,出现辱骂同学,不服管教这种情况,往往表明孩子的病情已比较严重 。但是,在发病之前,孩子的状态,才是老师和学校该关注和防控的重点 。
一般而言,一些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诱发往往跟心理刺激、环境刺激有关 。学校老师可以避开该生病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孩子们相处的注意事项,也要让学生明白,预见“生病学生”发病时候该如何处理 。
翻译|“躁郁症天才”10年翻译外国著作20多本,特殊孩子需要特殊教育
文章图片
简单地说,就是包容生病学生、体谅生病学生,尽量不在言语行动上激怒、挑拨生病学生情绪,不要孤立生病学生 。如果只简单地“一刀切”将孩子推出校园,那么这个学生带着问题回到家里,步入社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
而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场所,任何一个孩子都有接受“育人”的机会 。
从社会层面讲,教育局、当地妇女儿童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的慈善机构、慈善医院、特殊教育学校等专门机构本应该是家长为特殊学生求助、争取治疗的救助机构 。比较遗憾的是这些机构在对这类“特殊”学生的关注上,做得还是少了些 。
翻译|“躁郁症天才”10年翻译外国著作20多本,特殊孩子需要特殊教育
文章图片
不可否认的是,孩子一旦确诊,家长往往在仓促之间成为“专业护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