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宝宝睡得好,注意避免这6大不宜
相信对于家长来说 , 宝宝的睡眠一定是头等大事 , 宝宝的睡眠情况直接关系着他的成长发育 , 睡得好才能更健康 。
所以一定要让宝宝有一个好的睡眠 , 在宝宝睡眠这件事上 , 家长一定要注意别踩这些雷 , 宝宝睡得才能更安稳 。
文章图片
白天不宜睡得太久
如果白天睡得过久的话 , 宝宝很容易晚上睡不好 , 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 弄得家长夜不成眠 。
【想要宝宝睡得好,注意避免这6大不宜】研究证实 , 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 , 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一些 。
此外 , 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宝宝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 , 使得免疫系统受损 , 内分泌失调 , 代谢出现问题 , 容易发胖 。
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 ,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 , 或逗他多玩一会儿 , 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
文章图片
不宜经常更换照看人
有的家庭会因为大人工作忙 , 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 , 有的时候是爸爸 , 有的时候是妈妈 , 有的时候是奶奶 , 有时又换成了保姆 。
殊不知 , 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 , 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 , 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地转换迅速作出调整 。
而且长久之下 , 孩子很难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 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孩子不容易进入睡眠的状态 , 并且宝宝也很难进入深睡眠 。
文章图片
不宜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宝宝睡觉时非要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 , 但是当宝宝习惯了之后 , 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 , 对宝妈产生过度的母体依赖 。
而且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 , 容易导致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 。
此外 , 这种不良习惯如果长期下去 , 还可能影响宝宝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
文章图片
不宜在睡前对孩子过分“在旁关照”
在宝宝睡前 , 可以进行一些让他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仪式” , 比如轻拍或按摩孩子背部、放轻柔舒缓的音乐等 , 家长可在孩子仍然醒着时选择提前离开 。
否则孩子就会习惯于将自己的入睡情况和家长的“在旁关照”紧紧联系在一起 , 只要家长不在 , 他就很容易会很难入睡 , 甚至恼怒不已、嚎啕大哭起来 。
文章图片
不宜依赖“摇睡”
每当孩子哭闹时 , 一些新手妈妈就会用出“看家本领”:将孩子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个不停 , 甚至孩子哭得越凶 , 妈妈就摇得幅度越大、速度越快、越起劲 。
但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是十分有害的 , 因为过分猛烈的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受到震动 。
一旦形成了伤害 , 轻则会影响脑部的生长 , 重则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与较硬的颅骨相撞 , 最终造成颅内出血 , 这对10个月内的孩子尤为危险 。
文章图片
环境不宜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 , 就会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 。
然而研究表明 , 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的能力 , 他们往往会在有“风吹草动”时 , 就难以入睡 , 或在熟睡中被惊醒 。
- 每天临睡前,3岁儿子都眼睛巴巴望着父母,父母很后悔没好好陪娃
- 怀孕后胖了“两个号”,宝宝出生不到6斤,孕期如何补胎不长肉?
- 江苏一萌娃上幼儿园的时候,4点放学能睡到3点,妈妈:学费有点
- 新生儿期躺喂危害大,到了“这个”月龄再躺喂,好处多还能戒抱睡
- 家长|老师布置作业画妈妈的睡姿,小朋友画得太像了,妈妈:回家挨打
- 女性有这几种特征,说明生育能力很强,如果不想要二胎要注意避孕
- 为什么宝宝会走路后总让抱?别觉得不耐烦,其中的原因你不舍拒绝
- 宝宝频繁夜醒,主要是缺少这两大“能力”,受宝妈的这些行为影响
- 宝宝打疫苗为什么会发烧?
- 闺女|宝宝出生时, 第一个抱的人很重要! 对宝宝影响是你想象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