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天使讲堂:6岁前为什么是早期干预黄金期?错过了要怎么办?

0-6岁是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这一观点,相信很多孤独症的父母都曾听过。来看诊的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担忧:“我家孩子是不是被耽误了?现在才来治疗是不是太晚了?”
早期|天使讲堂:6岁前为什么是早期干预黄金期?错过了要怎么办?
文章插图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提醒家长: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为什么是6岁?
如果错过了会怎样?
6岁以后的孩子该怎么办?
有研究表明:6岁可能是孤独症儿童的关键转折点
加拿大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副教授 Stelios Georgiades团队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谱系特质严重程度从3岁到6岁,会有所下降。但在6岁以后,近四分之三儿童的孤独症程度改善变缓。
经过长期追踪、分析187名孤独症儿童的数据。他们发现:这些孩子的平均诊断年龄为41个月,此时孤独症特质比较严重。随后,团队又在孩子4岁、6岁和10岁做了评估。
在4次的测量后,团队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变化,分成两组。73%的孩子6岁前,自闭症特质严重程度略有下降,之后变化不明显;27%的孩子起初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之后继续下降,但降幅较慢。
早期|天使讲堂:6岁前为什么是早期干预黄金期?错过了要怎么办?
文章插图
ADOS分数越低,代表孤独症程度越轻
两组孩子刚开始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Georgiades表示:“这给我们一个提示,孩子在诊断后有一个干预的黄金窗口期,我们需要确保家庭、医生的通力合作,尽可能让孩子得到正向的发展改变。”这项研究发表于《自闭症与发育障碍杂志》。
早筛查、早干预,争取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如果发现孩子有某些方面的问题,应赶紧到专业的医院做评估,若能在6岁之前进行系统化、专业规范科学的干预,干预效果会大大提升。
但如果超过6岁这个时间点,也并不是说干预就没有用了,在6岁之后,我们应淡化黄金干预期的理念,而要把终身干预作为重点。
这或许不及6岁前时进步迅速,干预的复杂程度和纠正难度也相对更大,但专业的帮助对孤独症儿童来说同样可以解决TA今后遇到的各种困惑,从而促进融合,适应社会。
那么,孩子在0-6岁这个关键时间点前后,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干预呢?
以人际关系建立、语言、自理能力、精细动作为主。
精细动作:让孩子触摸抓握不同的物品,丰富触觉经验,锻炼手部力量,按摩手指指尖(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语言:游戏中训练孩子听指令;出行时谈论所见,结束时总结回忆;读绘本,成为睡前惯例;多跟孩子描述你的所做所想;让孩子试着传话。
自理:比如试着自己睡、拿勺子吃饭、穿脱衣袜、收拾自己的玩具到小箱子里、大人辅助下大小便等。
以上列举的训练,也并非只进行这些训练,而是在各项训练都持续进行的基础上,重视这些训练。同时,训练重点并非固定不变,家长要多跟康复老师沟通,根据孩子的能力而及时调整。
早期|天使讲堂:6岁前为什么是早期干预黄金期?错过了要怎么办?
文章插图
“今天开始永远比明天开始要早”,0-6岁黄金干预期只是针对发现较早的孩子,如果不幸错过了也没关系,及时进行干预才是正确的选择。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 早期|天使讲堂:6岁前为什么是早期干预黄金期?错过了要怎么办?】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