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宝宝嘴里有个洞?原来是“贴纸”惹的祸,五种物品婴幼儿要远离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英国一位宝妈给宝宝换尿不湿时,突然发现10个月的宝宝嘴里有个洞,当时她害怕极了,尝试着去触摸这个洞,可宝宝总是尖叫着不让她碰。


【 宝妈|宝宝嘴里有个洞?原来是“贴纸”惹的祸,五种物品婴幼儿要远离】


宝妈|宝宝嘴里有个洞?原来是“贴纸”惹的祸,五种物品婴幼儿要远离
文章插图

担心的宝妈赶紧带娃去医院检查,护士照着手电检查了30秒,给出了一个让她哭笑不得的结论:宝宝嘴里的不是洞,而是一张圆形贴纸……至于贴纸是怎么跑进去的,多半是粘在手指上被宝宝吃进嘴里了。
带过娃的家长都知道,每个宝宝都有一根“蜜”手指,从3个月开始,每天都会把手指塞里尽情吸吮。估计在他们心里,除了母乳和奶粉,手指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了。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宝宝的手指真的有“蜜”?为了得到答案,我曾经多次把儿子的手指塞进嘴巴里,可惜啥味道也没尝出来。
后来才知道,原来婴幼儿时期有个“口欲期”,宝宝通过吸吮来感知世界、缓解情绪、获取安全感。





宝妈|宝宝嘴里有个洞?原来是“贴纸”惹的祸,五种物品婴幼儿要远离
文章插图

01、宝宝有根“蜜”手指,吃手指是“口欲期”的常态
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学会吸吮了,他们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旋转身体、吸吮手指,吃得津津有味。出生后,这种习惯会一直持续到1.5-2岁,只是刚开始吸吮的是小拳头,发育逐渐完善以后,才开始吸吮手指、脚丫,以及其它物品。
心理学家把这个时间称为“口欲期”,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然经历!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除了照顾婴幼儿的身体,还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婴幼儿时期的“吸吮”行为,就是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方法之一,具有缓解情绪、获得安全感的功效。
宝宝出生前,住在狭窄黑暗的子.宫里,在这里他们又温暖又安全;出生后他们来到子.宫外,陌生的环境和感觉,让他们紧张害怕,缺乏安全感。而吸吮就是他们缓解情绪、获取安全感的主要方式,比如吸吮乳房、吸吮安抚奶嘴、吸吮手指和脚丫……





宝妈|宝宝嘴里有个洞?原来是“贴纸”惹的祸,五种物品婴幼儿要远离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吸吮手指还能锻炼孩子的触觉和味觉,帮孩子感知世界,促进精细动作的发育。
02、吃手指,让婴幼儿认知自我、探索世界
宝宝“口欲期”吃手指,把物品塞进嘴巴里,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只要父母注意卫生护和安全,不仅不会伤害宝宝,还会促进宝宝的进一步发育。
婴幼儿时期,宝宝不能协调地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只能通过“口腔”来认知自我、探索世界。比如把脚丫和手指塞进嘴里,认知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把物品放进嘴里,感知物品的温度、味道、软硬;……这些行为还会对宝宝的身体和大脑进行一定的刺激,进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宝妈|宝宝嘴里有个洞?原来是“贴纸”惹的祸,五种物品婴幼儿要远离
文章插图

吃手指还能锻炼身体,促进精细动作的发育。宝宝吃手指时,需要把手从身前抬起来放在嘴边,然后把手指精准地放在嘴巴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既能锻炼宝宝的肢体力量,又能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
03、吃手指再好也有时间限制,超过2岁就该干预了
婴幼儿吃手的好处真不少,不过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有很多,尤其是卫生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