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横,出门怂”,形成“双面娇娃”的原因何在?该如何引导?

4岁的马克在家成天跟姐姐干仗 。 说好一人一份果汁 , 他喝完就抢姐姐的 , 姐姐不给 , 他就动手打人 。 妈妈说了句公道话 , 马克马上不高兴了 , 竟然动手打妈妈 。 在家谁也不能惹他 , 谁惹了他他就大吼大叫 , 不找补回来决不罢休 。
“在家横,出门怂”,形成“双面娇娃”的原因何在?该如何引导?
文章图片
这样一个嚣张跋扈的家伙 , 到了幼儿园却乖得很 , 从不跟小朋友抢玩具、闹别扭 。 到了公众场合 , 更是怂得连大声叫“阿姨”都不敢 , 胆小拘谨、唯唯诺诺 , 想和小朋友玩 , 都得妈妈先过去跟人家打招呼……
生活中 , 像马克这样的孩子不少 。 他们仿佛有双面性格 , 在家称王称霸 , 出门胆怯听话 。 见识过孩子这两种面孔的爸妈们为此苦恼不已 。
孩子为什么会有“双面性格”
孩子出现“双面性格” , 并不是天生的 , 而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导致的 。
1.家长总是轻易妥协
导致孩子“在家横”的一个重要原因 ,
是家长无原则的妥协和溺爱 。
有时 , 家长也觉得孩子的要求过分 , 不想答应 。 可孩子一哭一闹 , 家长就心软了或者想让孩子赶快结束哭闹 , 就答应了 。 久而久之 ,
孩子养成了以哭闹来达到目的的坏习惯 。
2.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
父辈和祖辈的教育理念不同 , 两代人不能站在同一战线上 。
如 , 父辈想严格教育孩子 , 但祖辈总是过来劝说 , 帮助维护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
有了祖辈撑腰 , 孩子就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 不把父母的要求当回事 , 在家里称王称霸 。
但到了外人面前 , 孩子没人撑腰了 , 就不敢轻易地表达不满 , 导致“双面性格” 。
“在家横,出门怂”,形成“双面娇娃”的原因何在?该如何引导?
文章图片
3.孩子较少和同龄孩子接触
很多家长一下班就宅在家里 , 看电视 , 刷手机 , 不喜欢和别人交往 。 这对家长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 但对孩子来说 , 却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 因为家长不出门 , 孩子也较少和外界接触 , 导致人际交往能力变差 , 在生人面前拘谨、胆怯 。
4.家庭氛围差 , 孩子缺乏安全感
如果家庭氛围不好 , 如家长脾气暴躁、夫妻关系不睦 , 也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 。 孩子感觉自己被漠视 ,
于是用偏激的方式来吸引家长的注意 , 不知不觉中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
“双面性格”的危害
家长总是心疼孩子的 , 不想让孩子一直闹 , 甚至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也尽量满足 , 导致孩子不讲规则 , 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撒泼打滚也要得到 , 得到了又不珍惜 。
更可气的是 , 孩子习以为常 , 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 等他长大后 , 不仅没有责任感 , 更不懂得尊重和感恩 , 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事 , 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 而是指责抱怨家人 , 觉得家人对不住他 。
在外人面前 , “双面性格”的孩子知道别人不像家人那样迁就自己 , 自然不敢放肆 , 哪怕自己受了委屈 , 也没有勇气提出 。 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 还会让别人忽视甚至轻视他 。
“在家横,出门怂”,形成“双面娇娃”的原因何在?该如何引导?
文章图片
其实 , “双面性格”的孩子 , 失去了很多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
正常的孩子需要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社交场所中 , 通过对方的情绪言行、事情的起因等 , 学会感受和判断对方的立场 , 以及选择自己该怎么做 。
而“双面性格”的孩子在家众星捧月 , 不知道如何与人平等相处 , 一旦离开家 , 继续“横”不仅没效果 , 还可能遭到反击 。 此时 , 家人不在身边 , 孩子孤立无援 , 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 更不知道怎样亲近他人 , 进而产生挫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