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和孩子玩认知能力的小游戏,简单又有趣

春节期间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同时 , 不妨和孩子一起玩玩认知的小游戏 , 简单 , 有趣还能开展孩子的认识发育和能力发展 。

1
镜子里的脏鼻子:自我认知
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 , 往他的鼻子上涂一块显眼的颜色 , 然后再把他放在镜子前面 。
如果孩子不了解镜子里的人是自己 , 便会一直看和摸镜子 , 或者和里面的人说话 , 甚至还要看看镜子后面有什么;如果孩子明白镜子里的人是自己 , 她便会用手去摸自己的鼻子 , 并把那块颜色抹掉 。
大多数孩子在一岁半左右的时候 , 开始有“自我存在”的认知 。
春节期间|和孩子玩认知能力的小游戏,简单又有趣
文章图片

2
口红和剃须刀:性别认知
用一个动物玩具给孩子演示抹口红或剃胡子的行为 , 用动物玩具演示的原因是让其性别保持中性 , 然后把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的芭比娃娃放在孩子面前 , 再把口红玩具、剃须刀玩具递给孩子 。 可以重复几次 , 看孩子是否一贯性地选择帮女性的芭比娃娃涂口红 , 帮男性的芭比娃娃剃胡子 。
除了口红和剃须刀 , 任何“只有爸爸才会做”或者“只有妈妈才会做”的行为都可以用来玩这个游戏 。
春节期间|和孩子玩认知能力的小游戏,简单又有趣
文章图片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 , 便会对性别产生认知 。 一般女孩子早在一岁多一点的时候 , 就可以区分男女;而男孩子要稍稍晚一些 , 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才能区分男女 。

3
洋娃娃和小熊见面:换位思考第一步
把一个洋娃娃和一个小熊放在一块板子的两边 , 让孩子坐在既可以看到洋娃娃又可以看到小熊的位置上 。
然后问孩子三个问题 , 你能看到小熊吗?你能看到洋娃娃吗?你觉得小熊和洋娃娃能看到对方吗?孩子对问题一和问题二很快就能给出答案“可以”;但是对于问题三都会迟疑一下 , 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
这个游戏反映的是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自己眼中看到的东西和别人看到的可以是不一样的 。
春节期间|和孩子玩认知能力的小游戏,简单又有趣
文章图片
一般孩子会在3~5岁间开始意识到 , 虽然自己既可以看到小熊又可以看到洋娃娃 , 但是它们之间因为隔了板子 , 所以互相是看不到的 。 这是孩子开始尝试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第一步 , 也是真正交际能力形成的开始 。

4
存钱罐里的玻璃珠:换位思考第一步
这个游戏反映的是孩子的另一种换位思考能力:我的想法 , 别人看不到 。
晃动一只装有硬币的存钱罐 , 让孩子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 一般情况下 , 尤其是孩子以前看到过有人往里面放硬币 , 孩子就会想也不想地说:“是钱币 。 ”
然后在孩子面前 , 把存钱罐倒空 , 装入玻璃珠 , 重复上面的步骤 , 让孩子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 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看着你 , 然后说:“珠子 。 ”
春节期间|和孩子玩认知能力的小游戏,简单又有趣
文章图片
这时 , 真正的问题来了:“如果现在某某某(说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刚好进来 , 你觉得他会认为这个存钱罐里装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珠子” , 说明他并不了解“我的经历和想法是他人所不知道的”这个事实;如果孩子的回答是“钱币” , 说明他已经开始明白“我的想法是别人看不到的”这个事实 。
换句话说 , 这个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想法可以被隐藏 , 并开始运用这一认知 , 这一认知的形成一般是在孩子4~6岁间 , 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奠基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