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派发压岁钱,坊间有何讲究?有啥要注意的,不妨看看

关于春节派发压岁钱,坊间有何讲究?有啥要注意的,不妨看看】说起春节的习俗之一——“派红包” , 想必每一个人都不会觉得陌生 。 红包 , 也称为“压岁钱” , 在粤语地区 , 也被称为“利是”、''励事” , 在古代 , 压岁钱的出现 , 最早能够追溯到汉代 , 当时被称为“压胜钱”或者“厌胜钱”
关于春节派发压岁钱,坊间有何讲究?有啥要注意的,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在传统春节中 , “岁”也被理解为“祟” , “祟”是神话传说中一种能够伤害人的鬼怪 , 压岁钱也被称为“压祟钱” , 寓意将“祟”压制住 , 到达辟邪驱鬼 , 保佑平安的功效 。
那么 , 家中的长辈给孩子压岁钱 , 是什么时候给的呢?大年三十还是大年初一?
大年三十除夕夜 , 人们守岁 , 也被称为“守祟” , 可见 , 神话传说中“祟”这种凶兽 , 是在除夕五更天出现的 , 为此 , 长辈会在大年三十给家中孩子“压祟钱” 。 当然 , 时至今日 , 人们也没有诸多的讲究 , 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 , 有些地方和地区 , 也有大年初一给压岁钱的 。
关于春节派发压岁钱,坊间有何讲究?有啥要注意的,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压岁钱最早起源于汉代 , 到明清时期 , 春节派发压岁钱这一习俗 , 已经很普及了 。 当然 , 古代的货币与现代不同 , 古代的压岁钱 , 大多数是用一条红绳 , 将钱串起来 , 也被称为“串钱” , 在清朝的古籍《燕京岁时记》中 , 就曾描述道:“以彩绳穿钱 , 编为龙形 , 谓之压岁钱”
到了民国时期 , 才出现红纸包着的压岁钱 , 亦称之为“红包”
那么 , 关于春节派发压岁钱 , 也就是“红包” , 坊间有啥讲究和忌讳呢?听听也无妨 。
关于春节派发压岁钱,坊间有何讲究?有啥要注意的,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首先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从最初的烫金 , 到如今的彩图红包 , 红包的封面是五彩缤纷 , 选择是多种多样 。 因此 , 在红包的选择 , 就有很大的讲究 , 应该选择寓意吉祥 , 符合情景、大小适中的红包封面 , 而不可一味追求新颖 。
关于春节派发压岁钱,坊间有何讲究?有啥要注意的,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其次 , 说完红包的封面 , 再说所装的红包钱 。 当然 , 要尽可能地用新钱 , 而不是旧钱 , 毕竟春节的寓意是辞旧迎新 。 红包的面额也有讲究 , 中国人一般讲究好事成双 , 因此数额应该是双数 , 而不是单数 。 除此之外 , 要选择好的谐音 , 例如避免“四”这个数字 , 而“六”和“八”这个数字便比较常用 。
各地的风俗不同 , 要结合实际情况去选择面额 , 例如在闽南一带 , “八”的谐音是“别” , 因此不会将八这个数字放在开头 , 宁可选择“680”的面额 , 也不会选择“860”这个面额 。 例如 , 各地的红包平均面额不同 , 所派发的红包的面额 , 各地也有不同 。
值得注意的是 , 更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 , 去选择红包的面额 。
关于春节派发压岁钱,坊间有何讲究?有啥要注意的,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最后 , 关于包红包 , 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不同禁忌 , 例如不可包“空红包” , 有的地方认为 , 空红包是一种诅咒 , 或者寓意不好 , 因此 , 发红包时 , 切记要检查一下是否漏装了 。 例如 , 给晚辈的红包 , 叫“压岁钱” , 给长辈的红包 , 则不能称之为“压岁钱” , 而是应该称作“添岁钱” , 例如 , 给晚辈的红包 , 要注意一视同仁 , 切不可多寡不均 。 例如 , 有些地方 , 当年结婚的新婚夫妇 , 派发红包时要给一对红包 , 称之为“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