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什么是教育内卷?有些家长到现在还不知道,看完2个例子你就明白

最近两年,“教育内卷”这四个字火得一塌糊涂。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教育内卷”?有些家长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词组的真正意义,甚至还没明白我们为何要通过“双减”的方式来防止“教育内卷”。没关系,当你看完下面我举的2个例子,你应该就能明白。
我们先聊第一个例子,打第一个比较现实的比方。
小Q在一所小学六年级就读,重点初中学校针对小Q所在班级的招生人数只有8个人,而小Q在六年级的期初阶段成绩不错,语数英三科成绩总分都是在100分的情况下,小Q能考到270分,每个科目的平均分在90分左右,位居班级第一。
班级|什么是教育内卷?有些家长到现在还不知道,看完2个例子你就明白
文章插图
在小Q看来,六年级这一年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赶上其他同学,完全没必要补课。结果六年级这一年,班级中其他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重视毕业考的成绩,所以除了小Q之外,小Q所在班级的其他学生都上了辅导班。后来,大部分同学的语数英成绩如同打了激素一般蹭蹭蹭往上升,而小Q通过自己的努力,三科总分总算达到了280分。然而,其他同学三科总分超过280的就有28人。最终,小Q与重点初中学校擦肩而过,甚至毕业考的成绩位居班级中下游的水平。
班级|什么是教育内卷?有些家长到现在还不知道,看完2个例子你就明白
文章插图
【 班级|什么是教育内卷?有些家长到现在还不知道,看完2个例子你就明白】在这个例子中,受益者肯定不是小Q,也不是小Q的同学,而是办辅导班的在职教师或者专门搞教培的课外辅导机构,家长“卷”得越厉害,那些补课之人的财富就越惊人。而那些处于内卷中的孩子们,学习的强度高了好多倍,但又回到了某一条同样的起跑线上,个个熬成近视眼、神经衰弱的代言人。
我们再看第二个例子,打第二个比较通俗的比方。
愚人节那一天,一群崇尚武学的男人们在某个网站上看到了一条有关绝世神功秘籍——《葵花宝典》的消息:“盖世神功,牛叉哄哄;欲练此功,横刀自宫”。这群男人看到之后立马就兴奋了,他们都想练成神功之后再把其他人做掉,于是他们为了不被其他人消灭,就不约而同把身上某个零件摘除并垫上尿不湿。
班级|什么是教育内卷?有些家长到现在还不知道,看完2个例子你就明白
文章插图
于是,这群男人瞬间就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但他们翻开“秘籍”的下一页,瞬间傻眼了:“就算自宫,未必成功!祝各位大佬愚人节快乐!”那些做不成男人的“武林高手”,试问能快乐得起来吗?付出了没有回报,反而是和其他人又一次站在不男不女的“同一起跑线”上,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卷”。
班级|什么是教育内卷?有些家长到现在还不知道,看完2个例子你就明白
文章插图
而在教育领域,存在的“内卷”现象相当普遍:大伙儿如果都给老师送购物卡、送各种各样的礼物,那就等于大家都没送,因为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会因为一大帮人送礼物而高涨起来,反倒是那些没送礼的学生有可能会成为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每个考生的高考成绩都加10分,就等于每个学生都没加分,因为顶尖大学录取高三毕业生,更重要的是看这个考生在全省的位次,所以每个人都加10分,每个学生在全省的位次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班级|什么是教育内卷?有些家长到现在还不知道,看完2个例子你就明白
文章插图
内卷,就是这么简单;双减的原因,就是这么明确。现在你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