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天使课堂:儿童语言发育的三个阶段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是学习、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中一种重要的能力。儿童语言发展标志着儿童全面发展。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儿童意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心理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儿童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又依赖于儿童心理水平,因此儿童语言发展水平与心理发展水平一致。
发育|天使课堂:儿童语言发育的三个阶段
文章插图
语言信号通过视、听、感受去接受,传入中枢分析器,语言感受中枢,言语感受中枢,阅读中枢,书写中枢,语言运动表达中枢产生语言,因此儿童语言发育需要听觉、发音器官以及大脑功能正常发育。语言是以声音、姿势、动作、表情、图画等符号作为代码的用于交流的系统。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与肢体语言。言语是以语音为代码产生语音的行为,是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语言大于言语并包括言语。
婴儿从出生到产生第一个有真正意义的词,需要经历较长语言准备阶段,成为前语言阶段。婴儿是学会发音,和获得最初的语义和词汇的阶段,不同种族的婴儿前语言间断规律相同,即与母语无关。多数婴儿在10-14个月龄说第一个词语,语言发展包括语音、语义和词汇、句子和语法等。
发育|天使课堂:儿童语言发育的三个阶段
文章插图
语音发展是从最初的哭声分化出单音节音,然后是双音节音和和多音节音,最后是词语。婴儿语音发生可分为三阶段,单音节音阶段(0-4月龄):2月龄婴儿是单音节发音为元音和双元音,3-4月龄婴儿开始发辅音,将元音和辅音结合发音,如ha,kou等。4月龄婴儿可以区分语音和yi,ya发音,5月龄左右婴儿可以用不同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
双音节音阶段(4-10月龄):语音进一步发展,增加大量双音节和多音节音,其中有些类似成人语言中的音节逐渐发出双音节复合音,如mama,dada,但没有明确意义。学话萌语阶段(11-13月龄):能正确模仿成人语音,模仿的音色、音调与成人相近,并与某些特定事物联系,产生最初的真正词汇。词义和最初词汇的掌握与母语有关,语音与词义联系储存于记忆,当听觉中枢与发音运动中枢间建立起联系通路,婴儿可有意发音。
发育|天使课堂:儿童语言发育的三个阶段
文章插图
即出现最初的有特殊意义的口头语言,如7-8月龄婴儿有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的经历,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相关名词和动词,逐渐把物体或动作与发音建立联系,以后听到相关词就会发出反应,如听到说再见,就挥手。10-11月龄婴儿语言发展逐渐过渡到对词内容产生反应,不再对相似的音调产生反应,逐渐懂得词的含义,词开始成为语言信号。
语言的发展先理解后表达,学习词语的过程是先名词-动词-代名词-形容词-介词-助词。1-1岁半的语言理解阶段以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为主,学习语句的特点是对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产生,主动用语言交流能力发展不足。1岁儿童可理解月20个词汇,并用手势和声音回应成人语言。1岁半后词汇量增加,说话积极性提高。
1岁半到3岁的语言发展阶段,词汇量迅速增长,主动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快,语言结构日趋复杂。比如单词句,1岁半前主要用一两个词表达意思,单音重复,一词多义,以音代物,限于日常生活有关事物,多为名词。1岁半以后婴儿多词句词汇量显著增加,2-3岁表达词汇呈指数增加,3岁时平均掌握1000个词汇。1岁半到3岁儿童能用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
4岁儿童即使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也清晰易懂,表达复杂事情时出现说话不流利,常常被父母误认为是口吃。学校环境要求学龄期儿童几乎全部以语言表达,例如老师传授知识、布置作业、回答问题与同学交往等,要求儿童在大的群体中遵守轮流的规则,适当地使用语言,在适应学校环境后,发展语义,即儿童学习与学业有关的新词语获得新的信息和指令,掌握特定的学科,保证学业的成功。7-8岁儿童能使用抽象语言思考问题,其语言能力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12岁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基本达到成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