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妈妈:家有小宝宝(0 ?1 岁半)的安睡计划

儿科医生妈妈:家有小宝宝(0 ?1 岁半)的安睡计划
文章图片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3624篇文章
儿科医生妈妈:家有小宝宝(0 ?1 岁半)的安睡计划
文章图片
对于1岁半以内的宝宝来说 , 睡觉也是一门技术活 。 他需要慢慢了解白天和黑夜应该用来做不同的事 , 慢慢学会醒过来以后要自己入睡 。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 , 饿了就喂、困了就睡、适时安慰等 , 是父母们必须掌握的“宝宝安睡秘籍” 。
小宝宝睡觉不踏实的真相
“我饿了 , 我不舒服”
宝宝半夜醒来大都是因为饿了 。 虽说母乳更易消化 , 配方奶粉会耐饥一些 , 但总体来说 , 无论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粉 , 这个年龄段宝宝的睡眠模式大同小异:在新生儿期间 , 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因饥饿而夜醒的频率会比健康足月宝宝高;6月龄左右的宝宝每晚会因饥饿而夜醒2~3次;9月龄左右的宝宝每晚还会饿醒1~2次 , 甚至18月龄的宝宝还需要在晚上临睡前吃一些东西 。
因饥饿而夜醒的宝宝 , 只要吃饱了就会重新睡去 。 与此类似 , 尿了、太热了、太冷了??只要去除让宝宝不舒服的生理因素 , 他就会满意地睡去 。
“我还不知道怎么哄自己入睡呢”
宝宝睡眠周期短 , 浅睡眠比深睡眠时间多 。 而且从深睡眠转换到浅睡眠后 , 很难自己重新入睡 。 这时 , 妈妈要做的就是及时安抚他入眠 。 宝宝1岁半之前 , 大人睡不了整夜觉是很正常的 , 不必焦虑 , 这样的日子很快会结束 , 因为大部分宝宝到学龄前期基本都能学会自己重新入睡 。
“我累过头了”
成人感到疲倦时会很想睡觉 , 可是过度疲倦时反而难以入睡 , 对宝宝来说也是一样 。 想避免这种情况 , 妈妈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维持宝宝正常的作息时间 , 一定不要错过宝宝的入睡时间 。 下列表现提醒你宝宝困了:揉眼睛 , 拉耳朵 , 打哈欠 , 出现淡淡的黑眼圈 , 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 , 注意力不集中 , 甚至焦躁不安 。
“是你让我养成了抱着睡的习惯”
“抱着就睡 , 放下就醒” , 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 这是因为你放下宝宝时 , 他还处于浅睡眠阶段 , 很容易醒过来 。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 , 你通常需要等到宝宝的四肢软下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 才容易把他放下 , 或者你在一开始就要做到 , 在宝宝即将入睡前就把他放回小床上 , 让他学会自己在小床上入睡 , 这样就可以避免一直要抱着哄睡的问题 。
小宝宝安睡策略
1让宝宝知道白天是用来吃喝玩乐的 , 夜晚是用来养精蓄锐的
有的宝宝半夜总醒 , 原因是他把夜间的睡眠当成了白天的小睡 。 在这种情况下 , 家长就要帮助他把睡觉与固定的场所和场景联系起来 。 例如 , 白天保持室内明亮 , 宝宝小睡时不拉厚窗帘 , 夜晚窗帘拉严并且将室内光线调暗;白天喂奶时多和宝宝说话 , 夜晚喂奶时尽量不出声;白天小睡和夜间睡眠可以固定安排在不同地方 , 等等 。
2形成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 , 让宝宝安静下来
睡前程序的内容没有特别规定 , 只要宝宝喜欢并能因此平静下来就可以 。 这套程序通常包括:玩一个让孩子宣泄过剩精力的游戏(3月龄前的宝宝很好哄睡 , 游戏就不必了) , 给宝宝洗一个温暖的澡 , 穿上喜欢的睡衣 , 读个温馨的故事或再玩个安静的游戏 , 唱个歌、聊会儿天 , 然后把宝宝抱上床 , 向他道晚安……要让宝宝知道 , 床是个很舒适的小窝 , 而不是一到睡觉时间你们就“遗弃”他的地方 。
3让宝宝尝试从需要妈妈安抚到自己抱着“安抚物”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