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都说压岁钱归孩子,那娃能想买啥就买啥吗?

过年收压岁钱 , 抢红包 , 是小朋友们的一大乐事 。 而压岁钱归谁管?红包可以用来买什么?就成了很多家庭中大人和孩子发生争执的焦点 。
朋友的儿子给她转发了一篇微信文章 , 讨论压岁钱的归属 。 孩子对妈妈说:“你看!法律都规定了 , 压岁钱是孩子的私有财产 。
按照我国《民法典》规定 , 长辈等给孩子压岁钱属于赠与行为 , 应当归受赠人所有 。
所以孩子要求:“既然是我的钱 , 那么我就可以用这笔钱 ,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 ”
妈妈觉得孩子的逻辑似乎没毛病 , 但自己心里却十分不踏实 。 她知道儿子一直惦记那双限量版的篮球鞋 , 那可是好几千块钱哪!
妈妈忧心忡忡 , 担心孩子乱花钱 , 养出过度消费的毛病 。 担心孩子太看重物质 , 变得爱慕虚荣 。
法律都说压岁钱归孩子,那娃能想买啥就买啥吗?
文章图片
我们曾经收到过类似的提问——孩子想用压岁钱买几千块钱的哈利波特城堡积木 , 家长应该怎么办?
回放当时的讨论 , 看看能不能帮助家长解决眼下的担忧——
问不给孩子买积木 , 是因为买不起吗?
答妈妈说:不单纯是有钱没钱的问题 。 我觉得核心是:“钱是有限的 , 要花在重要的地方 。 ”

什么时候才算是“重要的地方”?
这是个非常主观的定义 , 不同的人看法完全不同 。 手里有几千块钱 , 妈妈也许觉得买个电子辞典更重要 , 爸爸觉得不如出去玩一趟 , 但对一个哈迷来说 , 钱花在这套积木上最值得 。
妈妈的担心——
实话说 , 虽然家里不算多么有钱 , 但生活条件还可以 , 给孩子花几千块钱 , 我们也承担得起 。 但我特别担心的是:买了这套积木 , 孩子下次会不会又想要更贵的东西?
现在社会上各种五花八门的东西 , 诱惑那么多 。 我担心孩子变得贪婪和虚荣 。

不给孩子买这套积木 , 就能阻止他的欲望吗?
换句话说 , 不给孩子买我们认为不值得的东西 , 能防止孩子变得虚荣吗?
或者 ,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
什么样的人才会过度追求物质呢?
再进一步将这个问题具体化:以糖果为例 , 所有的孩子都爱吃糖果 。 但是 , 哪种孩子对糖果的欲望最旺盛?是一直想吃糖果却不能吃到的 , 还是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吃到的?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 物质需求过分强烈的人 , 要么是曾经有过物质奇缺的经历 , 要么就是在情感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关爱 , 因此需要用物质来填充这种需求 。 而需求能得到及时充分地满足的人 , 往往更能具备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 。
法律都说压岁钱归孩子,那娃能想买啥就买啥吗?
文章图片
那么 , 你的意思是:我应该给孩子买这个积木?
不 。 我的意思是——
买或者不买 , 由每个家庭的实际状况来决定 , 但“担心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和购物欲”不应该是拒绝孩子需求的理由 。
先暂时离开具体的案例 , 我们来多聊两句 。
小孩子似乎总是有无穷无尽的需求和欲望 。 以前常有爸爸妈妈抱怨:只要带孩子出门 , 看见什么都想要 。 现在呢 , 甚至不用出门了 , 打开手机刷一刷 , 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的东西铺天盖地 。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希望 , 孩子长大之后不要将自己的幸福快乐建筑在单纯的物质需求上 。
达成这个美好的心愿有两个要素:
第一是有足够的自控力;
第二 , 是能找到真正让自己幸福快乐的东西 。
第二个话题有点大 , 今天我们只讨论“自控力”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