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贵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惠民生

“清晨 , 我们来到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慢跑三圈 , 身体发热再进教室读书 , 学习起来精神特好 。 我们的大课间很嗨 , 激情跑操热血沸腾 , 戏曲舞蹈有板有眼 。 下午的大课间各有不同 , 一年级趣味呼啦圈 , 二年级阳光花棍操 , 三年级快乐跳长绳……”
在赤水市教育系统前不久举行的“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说‘双减’”大赛上 , 赤水一小的学生在微视频中讲述了学校落实“双减”后的感受 。
比赛现场高潮迭起 , 掌声不断 。 各位校长结合本校亮点特色 , 生动讲述了学校如何进一步实现“课堂主阵地”减负提质 , 以及搭建课后服务课程化、科学化和个性化体系等工作 。
学前教育更加普惠 , 义务教育更加均衡 , 高中教育更有特色 。 如今 , 贵州教育呈现协调健康发展的态势 , 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显现度、群众的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 。
学前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
“入园难”“入园贵”曾是摆在幼儿家长面前的两大难题 。 为提升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 贵州自2011年起相继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 在大力推进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 , 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 , 坚持科学调整办园结构 , 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 。
持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 , 增加财政投入累计达120余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持续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 , 仅2019年至2020年就增加了16.8万个小区配套幼儿园学位;持续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幼儿园发展 , 投入近50亿元新建、改扩建安置点配套幼儿园300所 , 提供学位8万个……
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 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 据统计 , 贵州学前教育在园儿童从2010年的76万增加到158万 , 翻了一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50%增加到90.3% ,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数占比达56.28% , 超全国标准6.28%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3.36% 。
实地参观、集中反馈、分组答疑探讨等入园指导活动 , 为多地幼儿园把脉问诊开良方;家庭教育指导课、安吉游戏案例分享等培训课程 , 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日前 , 贵阳市白云区第一幼儿园特邀专家团队赴纳雍县中山幼儿园开展了第三次入园指导活动 , 并组织开展“送教下乡”和“协同教研”等活动 。
作为省级示范幼儿园 , 贵阳市白云区第一幼儿园充分发挥优势学校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 结对帮扶纳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 , 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
“我们秉持‘按需施训、专业引领、注重实效’的原则 , 扎实开展帮扶活动 , 帮助中山幼儿园不断提升保教质量 , 让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 ”贵州省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贵阳市白云区第一幼儿园园长张凌说 。
在满足“有园上”的同时 , 贵州还着力实现集团化办园管理、教研指导责任区、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在全省公民办幼儿园“三个全覆盖” , 通过规范办园行为 , 提升幼儿园教研水平 。
义务教育:努力满足“上好学”需求
2021年11月 , 教育部遴选了第二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 赤水市组建“教育轻骑兵”解决课后服务难点堵点的做法上榜 。 为破解师资不足问题 , 该市遴选100余名优秀骨干教师 , 组建“教育轻骑兵”机动小队 , 开设科创、足球、书法等12门课程 , 支援48所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
赤水文华学校学生家长丁南军说:“孩子每天往返有车接送 , 在学校就能完成学习任务 , 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 这一点一滴让我们感受到了‘双减’政策背后 , 护航孩子健康成长的真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