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

爸爸这个角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 很多孩子在一生中都会把爸爸视为自己的偶像 。 但也有很多时候 , 爸爸会让孩子失望 , 因为他们不是忙工作 , 就是忙应酬 。 所以 , 爸爸的育儿道理懂得再多 , 也不如安安心心地陪着孩子聊会儿天给孩子感觉来得实在 。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
文章图片
可是 , 我们都深有感触的是 , 爸爸跟孩子聊天时 , 很容易说着说着就演变成重复和说教 。 让孩子喜欢和爸爸聊天本身就不易 , 让孩子从和爸爸聊天中培养自信心、创意、感性、领导能力就更难 。
01在与孩子的对话上 , 妈妈与爸爸大不相同
爱情成就家庭 , 最终诞生结晶 。 每天看着可爱的孩子是一件令人开心激动的事 , 但同时也不可否认 , 养育一个生命会费尽一生的心血 , 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 有了孩子以后 , 家庭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问题 , 会让素来同心的夫妻话不投机、矛盾重重 。
事实上 , 很多夫妻都会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冲突 , 身陷矛盾、孤独、绝望和混乱之中 。 在养育孩子的方法上 , 妈妈和爸爸是有所差异的 , 妈妈更倾向于保护孩子 , 为孩子打理一切;爸爸更偏向于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和独立意识 , 把孩子“往外推” 。 从表面上看 , 这个差异可能诱发矛盾 , 但实际上却也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 当然 , 如果诱发的矛盾过深就要另当别论 。 偶有小争执 , 只要尽量相互包容 , 事情就可以解决 。 但如果事事矛盾相向 , 那么与孩子的矛盾就会上升为夫妻间的矛盾 。
爸爸希望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 , 在与孩子的对话中有所互动 。 例如 , 爸爸喜欢摆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 说些突兀的话或者做些意料之外的事去吓孩子 。 妈妈则不会直接出面 , 也不想随意决定孩子的人生 , 更愿意成为孩子身后坚实的后盾 。 此外 , 妈妈还会为爸爸对孩子有目的的行为慌张不已 。 妈妈决定小事 , 爸爸定夺大事 。 妈妈即使看到孩子犯错 , 也不会当面指责 , 而是选择一忍再忍 , 直到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爆发;爸爸面对孩子犯错时 , 更倾向于直接指出孩子的问题 。 妈妈会说“被你伤透了心”“这个样子到底像谁” , 着眼于孩子当下的状态;爸爸会说“你以后想做什么 , 为什么要那样做”“你要是再敢有下次 , 我不会饶了你” , 对孩子的未来指指点点 。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
文章图片
妈妈平时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 , 所以即使孩子犯了错 , 也不会严厉苛责 。 也因此 , 妈妈认为自己和孩子有共鸣 , 认为自己在用晓之以理的方式教育孩子 。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 妈妈对孩子既没有晓之以理 , 也没有厉声呵斥 , 反倒是相互拌嘴的情况屡见不鲜 。 当爸爸要责骂孩子时 , 妈妈总是生怕有个三长两短 , 慌慌张张地把爸爸推开 , 然后情不自禁地一把搂住孩子 。 爸爸认为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没规矩 , 所以常常严苛以待 。 也因此 , 爸爸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孩子心中严厉的角色 。
妈妈觉得若想与孩子产生共鸣 , 就应该对孩子友好相待 , 所以经常称赞孩子 。 相反 , 爸爸认为 , 为了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好习惯 , 该严格时就要严格 , 所以常说一些否定的话语 。 但是 , 否定或威逼的话语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烙下创伤 , 让孩子与父母渐行渐远 。 虽然很多父母都知道需要与孩子展开有所共鸣的对话 , 但是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
时至今日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必须做出改变 。 再加上 , 最近在育儿领域 , 爸爸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 , 所以时下需要爸爸们摆脱严父的形象 , 成为孩子们信赖并且遇事能一起商量的朋友 , 即 , 一个全新爸爸的角色 。 从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开始 , 父母便拥有最大的影响力 。 获得父母的信赖与尊重的孩子会积极向上、充满自信 , 为完满的人生奠定基础 , 而这一切都始于沟通 。